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渭桥耻

渭桥耻

旧唐书.吐蕃传上》:“广德(唐代宗李豫年号)元年九月,吐蕃寇陷泾州。十月,又陷奉天县。(帝)遣中书令郭子仪西御。吐蕃以吐谷浑党项羌之众二十余万,自龙光度而东。郭子仪退军,(帝)车驾幸陕州,京师失守。”

唐代宗广德元年十月,吐蕃兵犯长安,过渭桥,结果京城失陷,代宗出走,官吏将士纷纷逃散,成为唐朝的一次国耻。后郭子仪重整旗鼓,才迫使吐蕃撤军,代宗才得以返回长安。后因以“渭桥耻”用为指称国耻的典故。

宋.陆游《投梁参政》诗:“何时嫖姚师,大刷渭桥耻。”


猜你喜欢

  • 兼行不悖

    见“并行不悖”。[例]秀美的漓江景色,充分展示了上苍造物的鬼斧神工,让万物~,怎不让人慨叹天公造物的美丽神奇。

  • 尘扬海

    同“尘飞沧海”。宋陆游《新晴午枕乍起信笔》诗:“浩浩尘扬海,茫茫杵依天。”

  • 汉使节空

    源见“苏武节”。比喻老臣久谪边地。宋苏轼《次韵王郁林》:“晚途流落不堪言,海上春泥手自翻。汉使节空馀皓首,故侯瓜在有颓垣。”

  • 青霄步

    源见“青云自致”。比喻为掇取高第巍科而攀登。元马致远《荐福碑》一折:“常言道三寸舌为安国剑,五言诗作上天梯。既有这上天梯,可怎生不着我这青霄步,我可便望兰堂画阁。”【词语青霄步】   汉语大词典:青霄

  •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引而伸之:谓由一事一义推延而及他事他义。触类:接触某一类事物。长( ㄓㄤˇ zhǎng ):增长。 谓掌握某一类事物的知识,加以延展推广,就能增长与此同类的其他事物的知识。语出《易.系辞上》:“引

  • 鷃鹏

    源见“榆枋之见”。比喻人们志趣、识见不同。元钱选《山居图卷》诗:“鷃鹏俱有意,兰艾不同根。”

  • 庚桑畏垒

    《庄子.庚桑楚》:“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后因以“庚桑畏垒”指绝圣弃智,清静无为。唐卢照

  • 褰帷问俗

    同“褰帷”。宋赵善括《水调歌头.饯吴漕》词:“才自褰帷问俗,无复埋轮当道,一路尽澄清。”

  • 邻父之疑

    《韩非子.说难》:“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见戮,薄者见疑。”韩非举此例意在说明“非知之难,处知难

  • 永结求羊

    源见“蒋生径”。谓长期结交贤友。元丁复《竹山》诗:“筮邻从蒋诩,永结求 羊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