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祢鹗”。唐李瀚《蒙求》:“慈明八龙,祢衡一鹗。”
《后汉书.桓荣传》:“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稽古,谓考察古事。后
《史记.龟策列传》:“〔宋元王〕召博士卫平而问之曰:‘今寡人梦见一丈夫,延颈而长头,衣玄绣之衣而乘辎车……是何物也?’〔卫平〕对元王曰:‘……玄服而乘辎车,其名为龟。’”后因以“缁衣丈夫”为龟的别称。
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清赵翼《奉命赴滇从军征缅甸》诗:“为政已应书下下,将兵敢说善多多。”
汉东方朔《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缰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洲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瑶草为仙草,后因以“瑶草”描写仙境。唐刘威《赠道者》诗:“闲寻白鹿眠瑶草,暗摘红桃去洞天。”亦
《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战国时齐国的大夫)年十五,事闵王(多写为齐湣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汝)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
穷:穷尽。 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变化了,就能畅通;畅通了,就能长久。语出《易.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宋.李攸《宋朝事实》卷六:“元符三年诏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故
见〔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词语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成语: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原作社鼠,后演化为城狐社鼠。分别指在城墙上安家的狐狸和在土地庙安家的老鼠,比喻仗势作恶的人。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首先要防止什么?晏子回答说,首先应该防止社鼠。齐景公问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回答道
《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同“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长。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