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侯宁有种

王侯宁有种

指陈胜用“王侯将相哪有天生的种?”以鼓励众人起义反秦。比喻人应有雄心抱负,成就大业。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秦统治者征调聚居里巷左侧的穷人戍边去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有九百人在途中驻扎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陈胜、吴广都编入到这一行列中,当了屯长。这时遇到天下大雨,道路泥泞不通,估计已误了报到期限,误了期限,根据秦法都要杀头。于是陈胜、吴广就谋划,等待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激怒将尉,让他当众侮辱自己,借以激怒众人。将尉果然鞭打吴广,当将尉正要拔剑时,吴广奋起,夺剑杀死将尉。陈胜也前来协助,合力杀死两个将尉,召集并号召众人说:“……壮士不死则已,要死就要举世留下大名声,王侯将相哪有天生的种啊!”众人都说:“恭敬地接受命令。”此典又作“富贵应须种”、“无种取侯王”。

【出典】:

史记》卷48《陈涉世家》1950、1951、1952页:“二世元年七月,发闾(lú驴,里巷的门)左(古时,贫民住闾左,富人居闾右)適戍(zhé shù哲述,贬罚守边)渔阳,九百人屯(tún囤,驻扎)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编次)当行(háng航,行列),为屯长(秦代戍边队伍进行途中所置领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ó夺,推测)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将尉(秦时大县有二县尉,带领戍卒之县尉称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huì惠,愤怒)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chī痴,用竹枝、竹板或荆条抽打)广。尉剑挺(拔剑出鞘),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假使)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难道)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例句】:

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言富贵应须种。” 唐·刘禹锡《武夫词》:“犹思风尘起,无种取侯王。” 清·顾炎武《夏日》:“鸣弓宿鸟惊,跃马浮埃动。顾谓同行人,王侯宁有种!” 清·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王侯将相,岂有种乎?”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测字》:“吾观王气在辽左,又观人家葬地,三十年后,皆当大富贵。闾巷儿童走卒,往往多王侯将相,天下其多事乎?”


【典源】《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今译】 秦二世元年七月,征发住村里之左的穷人去驻守渔阳,九百人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 (字涉)、吴广都轮到该去,并当了屯长。时逢天连下大雨,道路泥泞不通,误了期限。陈胜、吴广两人即暗中计议起义,一天,趁带兵的将尉喝醉时,吴广故意几次说要逃走,来激怒将尉,让他来责辱自己,以此激怒众士卒。将尉果然鞭打吴广。当将尉拔剑时,吴广扑上去夺过剑杀死了将尉。然后二人召集士卒说:“现在我们大家遇雨,误了期,法当斩首。即使不被斩首,驻守在那也会有十之六七死去。壮士不死则已,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士卒们齐声响应。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人有雄心有抱负,能做出一番事业。

【典形】 富贵应须种、王侯宁有种、无种取侯王。

【示例】

〔富贵应须种〕 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言富贵应须种。”

〔王侯宁有种〕 清·顾炎武《夏日》:“鸣弓宿鸟惊,跃马浮埃动。顾谓同行人,王侯宁有种!”

〔无种取侯王〕 唐·刘禹锡《武夫词》:“犹思风尘起,无种取侯王。”


猜你喜欢

  • 汉仪

    同“汉官仪”。唐李白《赠张相镐》诗:“庶同昆阳举,再睹汉仪新。”明高启《奉天殿进〈元史〉》诗:“书成一代存殷鉴,朝列千官备汉仪。”【词语汉仪】   汉语大词典:汉仪

  • 缩屋称贞

    《诗经.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汉毛亨“传”:“昔者颜叔子独处于室,邻之嫠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至。颜叔子纳之,而使执烛。放(至的意思)乎旦而蒸(古时以麻秸、竹、木作成的照

  • 荆卿歌

    源见“燕市悲歌”。指慷慨悲壮的《易水歌》。亦借指抒发悲壮情怀的歌。唐元稹《说剑》诗:“高唱荆卿歌,乱击相如缶。”

  • 服食

    服食丹药,道家修养法。秦汉时方士多以吞服丹汞可以求仙或长生,是一种荒诞的说法。《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词语服食】   汉语大词典:服食

  • 覆局

    源见“背碑覆局”。形容人记忆力极强,非常聪慧。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覆局能悬记,看碑解暗疏。”【词语覆局】   汉语大词典:覆局

  • 骊珠

    源见“探骊得珠”。宝珠。常用以比喻珍贵的人或物。唐元稹《赠童子郎》诗:“杨公莫讶清无业,家有骊珠不复贫。”【词语骊珠】   汉语大词典:骊珠

  • 孤军奋战

    孤立无援的军队单独作战。亦作“孤军作战”。出自隋达奚长孺的事迹。达奚长孺,生卒年月不详。为隋石州总管虞庆则手下的一员偏将。开皇二年(582年)冬,突厥入寇,达奚长孺率二千兵马与突厥作战,被包围。但身为

  • 愁眉

    源见“孙寿愁眉”。一种细而曲折的眉妆。形容女子妆饰妖冶入时。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风流夸坠髻,时世斗愁眉。”一本作“啼眉。”【词语愁眉】   汉语大词典:愁眉

  • 后薪

    源见“后来居上”。比喻得宠而后来居上的人。南朝 梁刘孝威《怨诗》:“后薪随复积,前鱼谁更怜?”唐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诗:“谈器非先木,图荣异后薪。”【词语后薪】   汉语大词典:后薪

  • 一概而言

    见“一概而论”。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各从其志,不可~也。”【词语一概而言】  成语:一概而言汉语大词典:一概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