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谢乌衣

王谢乌衣

源见“乌衣门第”。指高门贵族。清王士禛《读史杂感》诗之一:“王 谢 乌衣六代同,名家龙虎盛江东。”


【典源】 《世说新语·雅量》:“王公(导) 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注引《丹阳记》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江左初立、琅琊诸王所居。”《景定建康志》十六引旧志云:“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时谓其子弟为乌衣诸郎。”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译】 乌衣,因三国吴时这里是乌衣营的所在地,故名,在今南京市东南。晋代中原战乱,大批官吏、文士东渡,王、谢两大望族就在乌衣巷居住,当时称王、谢子弟为乌衣诸郎。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显贵的门第或其子弟。

【典形】 风流王谢、门第乌衣、王亭谢馆、王谢、王谢家、王谢乌衣、乌衣门第、燕语乌衣、王谢宅、无情燕子飞、谢堂双燕、旧时王谢、乌衣年少、乌衣门巷、王谢邻里、王谢风流、门巷乌衣、乌衣旧时客。

【示例】

〔风流王谢〕 宋·苏轼 《徐熙杏花》:“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

〔门第乌衣〕 清·丘逢甲《次易实甫观察即席韵》:“门第乌衣笑王谢,文章蝉噪薄梁陈。”

〔王亭谢馆〕 宋·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王谢〕 元·邾经 《醉太平·警世》:“叹乌衣一旦非王谢,怕青山两岸分吴越。”

〔王谢家〕 清·王摅《燕》:“春秋但记住来路,兴废已非王谢家。”

〔王谢乌衣〕 清·王士禛《读史杂感》之一:“王谢乌衣六代同,名家龙虎盛江东。”

〔乌衣门第〕 清·纳兰性德《金缕曲》:“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燕语乌衣〕 元·张可久《梧叶儿·春日感怀》:“燕语乌衣巷,花开白玉堂。”


猜你喜欢

  • 看碑解暗疏

    源见“绝妙好辞”。指三国 魏杨修一见曹娥碑背题词,即能默悟疏解。喻人聪悟敏捷。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五:“覆句能悬记,看碑解暗疏。”

  • 射天狼

    《楚辞.九歌.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王逸注:“天狼,星名,以喻贪残。”洪兴祖补注:“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以射天狼星喻说诛灭贪残的之人或凶残的敌寇。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

  • 逃聘

    源见“颜阖逾墙”。谓隐居不仕。唐吴筠《高士咏.颜阖》:“逃聘鄙束帛,凿坏欣茅茨。”

  • 畅毂

    即长毂,兵车。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古代兵车的毂长于大车的毂。《诗.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毛传:“畅毂,长毂也。”宋朱熹《集传》:“大车之毂一尺有半,兵车之毂长三尺二寸,故兵车曰畅毂。”

  • 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见〔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见“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水浒传》2回:“王四只管叫苦,寻思道:‘银子不打紧,这封回书却怎生好! 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词语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成语:眉头一纵,

  • 鸿爪

    同“鸿爪雪泥”。清黄景仁《和仇丽亭》:“鸿爪游踪首重回,经年褦襶逐尘埃。”【词语鸿爪】   汉语大词典:鸿爪

  • 白衣迢递

    同“白衣人远”。宋刘辰翁《霜天晓角.和中斋九日》词:“多谢白衣迢递,吾病矣,不能醉。”

  • 解赠越石骖

    源见“脱骖”。借指救助危难中的人。明 沈自征《鞭歌妓》:“你肯解赠越石骖,我怎便占住了陈蕃榻。”

  •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用志:即用心。凝:聚。 意谓心无二念,聚精会神。 形容专心致志。语出《庄子.达生》:“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

  • 衢尊斟酌

    《淮南子.缪称训》:“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致尊邪,过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是故得一人,所以得百人也。”东汉.高诱注:“尊,酒器也。”“一人来得其心,百人来亦得其心。”《淮南子》说,圣人之道是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