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理不胜辞

理不胜辞

情理不足,与辞采不相称。 意谓文辞美好而短于说理。语出三国.魏文帝《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文心雕龙.才略》:“相如好书,师范屈宋,洞入夸艳,致名辞宗。然覆取精意,理不胜辞,故扬子以为文丽用寡者长卿,诚哉是言也!”钱钟书《谈艺录.三》:“严几道所译之书,理不胜辞,斯乃识趣所囿也。”


【词语理不胜辞】  成语:理不胜辞汉语词典:理不胜辞

猜你喜欢

  • 猿惊鹤怨

    同“鹤怨猿惊”。宋洪适《满庭芳》词:“归来好,猿惊鹤怨,孤负辋川碑。”见“猿啼鹤唳”。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词语猿惊鹤怨】  成语:猿惊鹤怨汉语大词典:猿惊鹤怨

  • 迷鹿马

    源见“指鹿为马”。指颠倒是非,混淆视听。明刘基《感兴》诗之七:“秦国有人迷鹿马,周郊无土载虫沙。”

  • 附赘愚疣

    附赘:附生在皮肤上的小肉瘤。悬疣( ㄧㄡˊ yóu 尤):悬挂着的瘊子。比喻多余无用之物。《庄子.大宗师》:“彼以生为附赘县(悬)疣,以死为决?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

  • 郑行人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羽为行人……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又,《昭公元年》:“楚公子为聘于郑……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行人,古时官名,即外交官

  • 入不支出

    见“入不敷出”。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三》:“本路土瘠民贫……入少出多,往往例于常赋之外,多收加耗,重折价钱,尚且~,公私俱困。”【词语入不支出】  成语:入不支出汉语大词典:入不支出

  • 芙蓉裳

    《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荷花)以为裳。”以芙蓉为裳,是诗人屈原表达自己的志趣高洁,不同流合污的品行,后遂用为象征人的志行高洁的典故。宋.黄庭坚《赣上食莲有感》诗:“安得同袍子,归制芙

  • 投机之会,间不容穟

    投机:迎合时机。会:际会,遭遇。间( ㄐㄧㄢˋ jiàn ):间隔,间隙。穟( ㄙㄨㄟˋ suì ):同“穗”,指禾穗上的芒须。 机会极其难得,稍放松一点就错过。 表示行事要抓紧时机,不允许有

  • 睡海棠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东坡作《海棠》诗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事见《太真外传》,曰:‘上皇登沈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

  • 谢公丝竹

    同“谢家丝竹”。清曹尔堪《水调歌头.野园即景》词:“高大王家台榭,婉转谢公丝竹,今日尽蓬蒿。”

  • 挥翰临池

    《晋书.虞溥传》:“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晋卫恒《四体书势》谓东汉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翰:鸟毛,借称毛笔。挥翰借指挥毫。临池,指写字。后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