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琴高乘鲤

琴高乘鲤

刘向列仙传.琴高》:“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 彭之术,浮游冀州 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傍,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后因以“琴高乘鲤”为游仙、登仙之典。晋葛洪《抱朴子.对俗》:“是以萧史偕翔凤以凌虚,琴高乘朱鲤于深渊。”


主谓 琴高,仙人名,乘鲤升仙。语本宋·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例]~,这不过传说而已,世间又真见何人得道成仙? △后人也以琴高作鲤鱼的代称。


【典源】 汉·刘向《列仙传》:“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旁,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

【今译】 仙人琴高,据传是战国时赵人,曾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修行涓子、彭祖的道述,在冀州、涿郡一带周游有二百多年。后来入涿水中取小龙,与他的弟子们约定:“你们都斋戒等在水边,设立祠堂。”果然琴高乘着红色鲤鱼从水中出来,下来坐在祠中,有万余人观看。逗留了一个多月,又入水而去。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乘船、渡水等; 也用以形容鲤鱼。

【典形】 乘鲤、赤鲤、赤鲤琴高、驾鲤、跨赤鱼、骑赤鲤、骑鱼、琴高鲤、琴高骑鲤、琴鲤、上鲤鱼、踏神鲤、琴高双鲤、琴高乘、涌琴高、坐赤鲤。

【示例】

〔乘鲤〕 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示述梦》:“羽化如乘鲤,楼居旧冠鳌。”

〔赤鲤〕 南朝梁·江淹《采石上葛蒲》:“赤鲤倘可乘,云雾不复还。”

〔赤鲤琴高〕 明·杨慎《无俗念》:“赤鲤琴高,青鸾阿母,问讯行当返。”

〔驾鲤〕南朝梁·江淹《采菱》:“乘��非逐俗,驾鲤乃怀仙。”

〔跨赤鱼〕 明·徐渭《琴高图》:“乍闻弄玉骑青凤,又见琴高跨赤鱼。”

〔骑赤鲤〕 唐·罗隐《钱溏江潮》:“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赤鲤问阳侯。”

〔骑鱼〕 唐·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愿得随琴高,骑鱼向云烟。”

〔琴高骑鲤〕 清·王十禛《刘子端舍人惠琴鱼》:“琴高骑鲤撇波去,至今溪水桃花香。”

〔琴鲤〕 清·王夫之《先开移丹桂一株》:“商芝分烨烨,琴鲤想鳞鳞。”


猜你喜欢

  • 角巾沾雨

    源见“林宗折巾”。谓冒雨。唐李益《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 不为已甚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朱熹集注:“已,犹太也。杨氏曰:‘言圣所为,本分之外,不加毫末。’”不为已甚,后常指不做过分的事,适可而止。待人处事,当以中正为宜。《廿载繁华录》第三

  • 三写易字

    源见“鲁鱼亥豕”。指文字经多次传抄出现错误。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至于经典隐暧,方册纷纶,简蠹帛裂,三写易字。”偏正 古书多次传写而文字讹误。语本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

  • 边氏腹

    源见“孝先便腹”。比喻一肚子学问犹如装满典籍的书箱。边氏,边韶,字孝先。元耶律楚材《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之一:“正便边氏腹,不止谪仙襟。”【词语边氏腹】   汉语大词典:边氏腹

  • 剡溪兴

    源见“访戴”。谓造访故友的兴致。唐李白《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诗:“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词语剡溪兴】   汉语大词典:剡溪兴

  • 轻裘缓带

    裘:皮衣服。缓:宽松。穿着轻松柔软的皮衣,系着宽松的带子。形容态度闲适从容。典出晋羊祜之事迹。羊祜(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司马师妻弟。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五年(公元2

  • 钱树子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歌》:“许和子者,吉州永新县乐家女也……善歌,能变新声。及卒,谓其母曰:‘阿母,钱树子倒矣!’”唐代吉州永新县有一妓女名叫许和子,聪颖貌美又善唱歌,此人深得唐玄宗悦赏。她临死时对

  • 认得金环

    源见“羊祜识金环”。旧时迷信谓认得前生遗物。唐元稹《赠严童子》诗:“解拈玉叶排新句,认得金环识旧身。”

  • 攀鳞附翼

    同“攀龙附凤”。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欣戴大弟,攀鳞附翼。惟冀早膺图箓,以宁北庶。”元刘文《祭兖国公文》:“有攀鳞附翼之志,无施劳伐善之心。”见“攀龙附凤①”。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

  • 濠上游

    同“濠上观鱼”。宋唐庚《梦泉》诗:“谁陪濠上游,咏携室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