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发郎潜

白发郎潜

源见“郎潜白发”。指年老居官低微的人。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访其故居留诗屋壁》:“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典源】《文选·张衡 (思玄赋)》:“尉尨 (mang) 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李善注引《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上问曰:‘叟何时为郎? 何其老也。’答曰:‘臣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今译】 颜驷在汉文帝时任郎官,一直到武帝时。有次武帝乘车过郎署,见颜驷须眉花白,满头银发,问他:“您什么时候担任郎官的?”颜驷回答:“我从文帝时任郎官,文帝喜好文,而我喜好武。至景帝时喜欢长得俊美的,而我长得丑。陛下您即位,又喜欢年轻人,而我已经老了。因此三世不得遇合,在郎署始终不得升迁。”武帝很感慨,把他提升为会稽都尉。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不得机遇,不得赏识、升迁,命运淹蹇。

【典形】 白发郎、白发郎潜、汉庭用少、久留郎署、郎潜、老颜驷、尨眉、潜郎、潜颜、三朝执戟郎、颜郎老、颜驷韫价、郎署叹二毛、尨眉叟、晚得诸郎、白首为郎。

【示例】

〔白发郎〕 宋·苏轼《赠写御容妙善师》:“尔来摹写亦到我,谓是先帝白发郎。”

〔白发郎潜〕 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汉庭用少〕 宋·陈师道《次韵答邢居实》:“汉庭用少公何在,不使群飞接羽翰。”

〔久留郎署〕 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郎潜〕 唐·刘禹锡《裴祭酒尚书见示》:“顾予久郎潜,悉寂对芳菲。”

〔老颜驷〕 南朝陈·张正见《白头吟》:“含香老颜驷,执戟异扬雄。”

〔尨眉〕 唐·柳宗元《睢阳庙碑》:“不遇兴词,郁尨眉之都尉。”

〔潜郎〕 宋· 黄庭坚 《和外舅夙兴》:“无诗叹不遇,千古一潜郎。”

〔潜颜〕 清·唐孙华《闲居写怀》之六:“尨眉既潜颜,皓首仍悲冯。”

〔三朝执戟郎〕 宋·陆游《白发》:“已成五亩扶犁叟,谁记三朝执戟郎。”

〔颜郎老〕 南朝梁·萧子显《日出东南隅行》:“皆笑颜郎老,尽讶董公超。”

〔颜驷韫价〕 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然则颜驷韫价,殆乎白首; 和尊播美,始自龄年。”


【词语白发郎潜】  成语:白发郎潜

猜你喜欢

  • 安期瓜

    参见“安期仙枣”。

  • 围棋赌墅

    《晋书.谢安传》:“时苻坚强盛,疆场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

  • 足刖

    源见“和氏之璧”。谓怀才不遇。唐罗隐《寄洪正师》诗:“价轻犹有二,足刖已过三。”

  • 玉枝卜寿

    东方朔从西那汗国归来时,得声风木十枝,传说可以卜人的吉凶。汉郭宪《洞冥记》载:东方朔从晋郡种国归,得声风木十枝献帝。此木长九尺,大如指。其源出甜波树上,有紫燕黄鹄集其间。实如汕麻,风吹枝如玉声,因以为

  • 金门大隐

    源见“大隐金门”。指身在朝廷而志在隐逸。金耶律履《朝中措.寄云中完颜公》词:“金门大隐,管中谁见,位列清班。”【词语金门大隐】   汉语大词典:金门大隐

  • 铸形尊范蠡

    同“铸金思范蠡”。宋陆游《江亭》诗:“铸形尊范蠡,抉眼悲伍员。”

  • 泰山颓

    同“泰山其颓”。唐王湾《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诗:“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词语泰山颓】   汉语大词典:泰山颓

  • 邮亭学士

    宋文莹《玉壶清话》载:北宋学士陶谷,公干出使南唐,为少年同窗韩熙载羁留于南唐一个邮亭(站)驿馆。熙载欲隳其操守,暗遣一歌妓秦弱兰装扮成驿卒之女,洒掃驿馆,以钓陶谷。陶果中计,爱上了秦弱兰。未等他返京述

  •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荫恶木枝

    《文选》卷二八晋陆机《猛虎行》唐.李善注引《尸子》:“孔子至于胜母,暮矣而不宿;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又注引江邃《文释》转引《管子》曰:“夫士怀耿介之心,不荫恶木之枝。恶木尚能耻之,况与恶

  • 伯鸾歌

    同“伯鸾吟”。金元好问《出都》诗:“汉宫曾动伯鸾歌,事去英雄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