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马良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指马氏兄弟五人俱以常为字),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旧时以“白眉”为兄弟之间优秀者的代称。
崔泰之《同光禄弟冬日述怀》诗:“吾族白眉良,才华幼洛阳。”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序:“族弟秘书,雁序之白眉者,风尘一别,俱东西南北之人。”唐.李白《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诗:“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指马氏兄弟五人俱以常为字),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旧时以“白眉”为兄弟之间优秀者的代称。
崔泰之《同光禄弟冬日述怀》诗:“吾族白眉良,才华幼洛阳。”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序:“族弟秘书,雁序之白眉者,风尘一别,俱东西南北之人。”唐.李白《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诗:“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
同“完璧归赵”。南朝 梁王僧孺《与何炯书》:“非有奇才绝学,雄略高谋,吐一言可以匡俗振民,动一议可以固邦兴国,全璧归赵,飞矢救燕……非吾曹之所能及已。”见“完璧归赵”。【词语全璧归赵】 成语:全璧归
源见“季子貂敝”。形容人旅途或客居中处境困顿。宋陆游《登慧照寺小阁》诗:“岁月消磨阅亭传,山川辽邈弊衣裘。”
谓铁制的烛台。宋代陶榖《清异录.器具.乌舅金奴》:“江南烈祖素俭,寝殿烛不用脂蜡,灌以乌柏子油,但呼‘乌舅’。案上捧烛铁人,高尺五,云是杨氏时马厩中物。一日黄昏时,急须烛,唤小黄门,掇过我金奴来。左右
同“浮屠不三宿”。清归庄《过万年少淮浦隰西草堂》诗:“已看高士难逃竹,也识浮屠不宿桑。”
土木:土木堡,在今河北省怀来县西。”土木之变”,指明英宗(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先后于1436-1449年、1457-1464年在位)征讨瓦剌(l6)军兵败被俘的事件。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
形容是非不分。《明史·聊让传》:“曩上皇在位,王振专权,忠谏者死,鲠直者戍,君子见斥,小人骤迁,章奏多决中旨,黑白混淆,邪正倒置。”●《管子·明法解》: “故以战功之事定勇怯,以官职之法定愚智,故勇怯
源见“尹邢避面”。泛指互相嫉妒而不见面的人。《儿女英雄传》二七回:“这等一个人便在宦途世路上遇着了,还不免弄成个避面尹 邢,怎的肯引他作同心管 鲍?”述宾 因嫉妒而避不相见。语本《史记·外戚世家》汉武
参见:汲黯直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春秋时伍员由楚逃难至吴途中,于濑水(今名溧水,在江苏省 溧阳市西北)旁向洗衣女乞食。食毕,嘱女掩其壶浆,以免暴露行踪。女以见疑于员,即投水自杀,以誓贞信。后伍员在吴受重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者(此指春秋时良医,与轩辕时扁鹊非一人),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客馆的负责人)。舍客长桑君(隐者,似神仙一样的人,这是古时对仙道的迷信夸饰的说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