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鹿随轩

白鹿随轩

后汉书.郑弘传》“〔郑弘〕政有仁惠,民称苏息。迁淮阳太守”李贤注引三国 吴谢承后汉书》:“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白鹿方道,侠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曰:‘鹿为吉为凶?’国拜贺曰:‘闻三公车轓画作鹿,明府必为宰相。’”郑弘后来果然代邓彪为太尉。后因以“白鹿随轩”为称颂地方官为政清明、必将升迁的典故。北周庾信《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蔚炳胥变,攀陪遂远,白鹿随轩,丹晕附冕。”


【典源】《后汉书·郑弘传》注引吴·谢承《后汉书》曰:“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白鹿方道,侠 (jia)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曰:‘鹿为吉为凶?’国拜贺曰:‘闻三公车轓(fan) 画作鹿,明府必为宰相。’”《艺文类聚》卷九十亦引,文大略同。

【今译】 后汉郑弘任淮阳太守,减免赋役,省除烦政。春旱时在郡中视察,随车下雨。有两只白鹿遇于道上,在两边靠着车行走。郑弘问黄国:“这主什么吉凶?”黄国说:“听说三公的车幛上画着鹿,您一定会做宰相。”后来郑弘果官至太尉。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吏为政清明。

【典形】 白鹿、白鹿随轩、彤襜双白鹿、朱轓引鹿。

【示例】

〔白鹿〕 唐·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竹马数小儿,拜迎白鹿前。”

〔白鹿随轩〕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柳遐墓志》:“蔚炳胥变,攀陪遂远,白鹿随轩,丹晕附冕。”

〔彤襜双白鹿〕 唐·李白《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彤襜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朱轓引鹿〕 明·汤显祖《牡丹亭》:“竹宇闻鸠,朱轓引鹿,留憩甘棠之下。”


猜你喜欢

  • 射工

    同“含沙蜮”。宋陆游《怀旧用昔人蜀道诗韵》:“旧闻木客啸,常忧射工毒。”【词语射工】   汉语大词典:射工

  • 大手笔

    源见“大笔如椽”。指朝廷诏令文书等重要文章。《陈书.徐陵传》:“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后亦称工于文辞有大成就的人。唐白居易《冯宿除兵部郎中知制诰制》:“吾闻武德暨开元中,颜师古、陈

  • 壮士歌

    同“易水歌”。荆轲壮士,刺秦王,临别歌《易水》,故称“壮士歌”。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有田僧超者善吹笳,能为‘壮士歌’、‘项羽吟’。征西将军崔延伯甚爱之。”【词语壮士歌】   汉语大词典

  • 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 意谓十五岁即立志学习。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宋.田锡《贻梁补阙周翰书》:“锡不逮古人远矣,自十有五志于学,逮今二十年。”

  • 奔车朽索

    《尚书.五子之歌》:“憻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后用奔车朽索比喻事情很危险,应十分警惕。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并列 比喻时有危险,应多警

  • 素餐尸位

    同“尸位素餐”。汉王符《潜夫论.思贤》:“又不得治民效能,以报百姓,虚食重禄,素餐尸位。”见“尸位素餐”。清·昭梿《啸亭杂录·钱南园》:“今诸臣皆~,致使豺狼遍野而上不知,安用谏官为哉?”【词语素餐尸

  • 天人之际

    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西汉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我也不自量力,近年来想要用简陋的文辞,搜集天下散失的传闻,考核它的各类事迹,探讨它的成败或兴衰的原因,共写成130篇,想要探究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

  • 血气未定

    血气还不成熟。 表示人尚在发育阶段。语出《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汉书.王尊传》:“(王尊)迁为东平相。是时东平王以至亲骄奢不奉法度……太后征史奏尊为相,倨慢不臣,王血气未定

  • 秦皇架石桥

    晋.伏琛《三齐略记》:“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为相见。神云:‘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像。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

  • 季子高风

    《春秋左氏传.襄公十四年》:“吴王诸樊既除丧,将立季札。季札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弗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奸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