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相如涤器

相如涤器

涤(dí笛):洗刷。指司马相如洗刷酒器。后以此典比喻文人寒士贫困落魄;亦比喻女子卖酒韵事。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临邛(Qióng穷,今四川邛崃县)富户卓王孙(姓卓,名王孙,靠冶铁致富)请客。县令王吉邀请司马相如共同赴宴。司马相如当场弹琴,卓王孙女儿卓文君刚死丈夫,从门缝中偷看司马相如品貌与弹琴,甚是爱慕。卓文君夜间逃出来私奔司马相如,二人赶着马车急返司马相如老家成都。但他家空空,只有四面墙壁竖立。卓文君经过一段时间感到不愉快,说道:“长卿只管和我一同前往临邛,就是向弟兄们借贷也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困苦到这个样子!”于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又回到她的老家临邛,把车马全卖了,买一个酒店做卖酒生意,他让卓文君坐在门前卖酒,司马相如自己穿上牛鼻样式围裙和佣人及雇工们共同操作,在市店中洗刷酒器。此典又作“文君酒”、“卓女”、“卓氏垆”、“当垆”、“犊鼻”、“涤器”、“当垆涤器”、“文君倚垆”、“文君当垆”、“抛犊祷”。

【出典】: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3000页:“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只)俱(同)如(往)临邛,从昆弟(兄弟)假(借)贷(dài代,借入)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酒店)酤(gū姑,卖酒)酒,而令文君当炉(主持酒铺卖酒。炉又作“垆”,四围泥土炉形墩,中放酒瓮热酒),相如自身著(穿)犊鼻裈(kūn坤)(如今之围裙,因它蔽前,又系带于后,其形如小牛犊鼻,故名),与保庸(雇工、佣人)杂作,涤器于市中。”

【例句】: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买臣负薪而衣锦,相如涤器而被绣。” 唐·李百药《结客少年场行》:“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唐·元稹《西凉伎》:“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 唐·温庭筠《题城南社邠公林亭》:“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 宋·梅尧臣《送钱驾部知邛州》:“当垆无复旧,试似长卿求。” 宋·苏轼《和陶杂诗》:“不记犊鼻时,涤器混傭保。” 宋·辛弃疾《贺新郎·韩仲止判院山中见访,席上用前韵》:“作赋相如亲涤器,识字子云投阁。” 元·关汉卿《窦娥冤》:“这一个似卓氏般当垆涤器,这一个似孟光般举案齐眉。” 明·冯惟敏《黄罗歌·观雨共酌》:“刘伶五斗,阮籍百斛,相如涤器,文君倚垆。” 清·严遂成《桃花》:“息国不言偏结子,文君中酒乍当垆。” 清·翁照《将之北河留别》:“但使我能抛犊袴,肯教君更泣牛衣。”


【典源】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文君久之不乐,……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 (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汉书·司马相如传》亦载。

【今译】 汉代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善辞赋。在临邛时以琴曲挑逗新寡的才女卓文君,后又派人厚赏文君的侍者,以与文君通情意。卓文君乘夜私奔相如,相如与她一同赶回成都。相如家一贫如洗,屋内只见四面空墙壁,无以为生。时间久了文君不免闷闷不乐。不久他们又返回临邛,变卖全部车马,买下一个酒店卖酒。卓文君坐在柜前卖酒,相如则围着围裙,和伙计一起洗碗打杂。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文人寒士贫寒落魄; 也表现女子卖酒或酒垆韵事。

【典形】 当垆、当垆涤器、涤器、犊鼻、抛犊袴、文君当垆、文君酒、文君倚垆、相如涤器、卓女、卓氏垆、当垆人、酒垆擅风流、临邛酒垆、贫卖相如骑、当垆卓文君、涤器当垆、酒垆身世、卓女当垆、临邛美酒、当垆卖酒、卖车骑。

【示例】

〔当垆〕 宋·梅尧臣《送钱驾部知邛州》:“当垆无复旧,试似长卿求。”

〔当垆涤器〕 元·关汉卿 《窦娥冤》:“这一个似卓氏般当垆涤器,这一个似孟光般举案齐眉。”

〔涤器〕 宋·辛弃疾《贺新郎·韩仲止判院山中见访,席上用前韵》:“作赋相如亲涤器,识字子云投阁。”

〔犊鼻〕 宋·苏轼《和陶杂诗》:“不记犊鼻时,涤器混傭保。”

〔抛犊袴〕 清·翁照《将之北河留别》:“但使我能抛犊袴,肯教君更泣牛衣。”

〔文君当垆〕 清·严遂成《桃花》:“息国不言偏结子,文君中酒乍当垆。”

〔文君酒〕 唐·李百药《结客少年场行》:“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文君倚垆〕 明·冯惟敏《黄罗歌·观雨共酌》:“刘伶五斗,阮籍百斛,相如涤器,文君倚垆。”

〔相如涤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买臣负薪而衣锦,相如涤器而被绣。”

〔卓女〕 唐·元稹《西凉伎》:“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

〔卓氏垆〕唐·温庭筠《题城南杜邠公林亭》:“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


猜你喜欢

  • 乘龙娇客

    同“乘龙佳婿”。明汤显祖《紫钗记.佳期议允》:“眼前怎舍,稳倩个乘龙娇客来招嫁。”

  • 君家果

    《世说新语.言语》:“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即孔坦,字君平。夫子,对男

  • 寸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后以“寸草春晖”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明何景明《过先人墓示彭天章》诗:“此身如寸草,何以答春晖?”

  • 羞与为伍

    同“羞哙伍”。《后汉书.党锢传序》:“桓 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见“羞与哙伍”。《后汉书·党锢传》:“逮桓灵之间,主政荒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词语羞与为伍】  成语:

  • 鵷序

    同“鹭序”。清蒋士铨《临川梦.改梦》:“生怕染御炉香将鸡舌含,说什么点朝班把鵷序站。”【词语鵷序】   汉语大词典:鵷序

  • 宰相须用读书人

    北宋太祖赵匡胤语。表示对儒臣的器重。语出《续资治通鉴.宋纪.太祖乾德四年》:“初,帝改今元,命宰相撰前世年号以进。既平蜀,得旧鉴,其背有‘乾德四年铸’字,帝大惊,出鉴以示宰相,皆不能答。乃召学士陶谷、

  • 乘肥马,衣轻裘

    乘着肥壮的马驾的车子,穿着轻暖的皮袍。 旧时形容豪富人家的生活。语出《论语.雍也》:“(公西)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元.马致远《汉宫秋》二折:“您卧重裀,食列鼎,乘肥马,衣轻裘。”

  • 子卿白首

    源见“苏武节”。指久困匈奴的苏武黑发尽白。亦比喻谪居荒远边地的老臣。宋苏轼《和陶答庞参军》之五:“子卿白首,当还西京;辽东万里,亦归管宁。”

  • 任公言

    《庄子.山木》:“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太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予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粉粉翐翐(音fēn、zhì

  • 棘刺情

    《晋书.文苑传.顾恺之传》:“(恺之)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心遂患痛。恺之因致其情,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晋画家顾恺之爱慕邻女,女不肯从,顾画其形,用棘针刺在心上,邻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