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

釜(fǔ府):饭锅。此典指项羽率楚军北上救赵,渡漳河(今河北、河南两省边境),项羽命令楚军砸破饭锅、凿沉渡船,表示决心死战,有进无退。后以此典比喻全力拼搏、义无反顾以成就事业的决心。秦末,秦军围困赵王歇于巨鹿(今河北平乡北),赵国向楚怀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主帅、项羽为副帅、范增为末将,率军二十万救赵。宋义到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听说秦军强大,暂停不进。项羽要求进兵,宋义不准。项羽怒杀宋义,派当阳君黥布、蒲将军率兵二万往救巨鹿。秦军也增援参战,当时楚军少利,赵国又请增兵,项羽就统率全部楚军渡过漳河,凿沉全部渡船,砸毁饭锅蒸饭用具,烧掉营房帐篷,携带三天干粮,借此向士兵表示决一死战,没有一点退还的心情。于是一到巨鹿就包围秦军王离,与秦军接战多次,截断秦军通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活捉王离。涉间不投降楚军,自己烧死了。这时,楚军雄冠诸侯。此典又作“沉舟破釜”、“破釜沉船”。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307页:“项羽乃悉引兵渡兵,皆沉船,破釜甑(zèng赠,甑子,蒸米饭等用具,略像木桶,有屉子无底,南方人多用甑子蒸米饭),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泛指多次作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秦将),虏王离,涉间(秦将)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军冠诸侯。”

【例句】: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请出师讨贼疏》:“我即卑官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无事。” 明·朱鼎《玉镜台记·燃犀》:“啮雪餐风,沉舟破釜,敢辞金革苦。” 清·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欲令诸师毕渡,沉舟破釜,为不返之计。”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30回:“你我看事作事,索性‘破釜沉舟’痛下一番针砭,你道如何?” 清末民初·赵尔巽等撰《清史稿·诸王四·睿忠亲王多尔衮》:“用率仁义之师,沈(同“沉”)舟破釜,誓必灭贼,出民水火。” 孙中山《号召国民会议之演讲》:“要学辛亥的革命志士,同心协力,一往向前,抱定破釜沉舟的大勇气。” 梁启超《南学会叙》:“震撼精神,致心皈命,破釜沉船,以图自保于万一。”


并列 釜,饭锅。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不顾一切地决一死战。语本《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叶志坚《杂色雨》:“她最终还是咬咬牙,下定了~的决心。”△多用于决心做事情方面。 →背水一战 ↔举棋不定。也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


解释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秦末天下豪杰雄起,秦军围攻赵王于巨鹿。赵王向楚怀王求救,怀王派遣宋义为主帅、项羽为副帅,率军二十万救赵。行军到山东曹县后,宋义听说秦兵强大,便停止不前。项羽请求进军,宋义也不准。项羽怒杀宋义,名声传遍各个诸侯国。接着,他派当阳君黥布、蒲将军前去救援,以解巨鹿之困。当阳君、蒲将军和秦军交战不利,于是项羽率领全部人马渡过漳河,把所有的渡船都沉入河中,把做饭的炊具都砸烂,把所住的房屋也都烧毁,只随身带三天的口粮,以此向士卒表明一定要拼死战斗,不存生还之心。结果楚兵以一当十,与秦军九次激战,大败秦军。在强大的战斗力面前,秦军内部倒戈。随即项羽率领楚军到达巨鹿,经过多次激战,断绝了秦军的粮道,打垮了秦军主帅章邯。项羽从此威震各诸侯国,诸侯们都臣服于他。

近义背水一战

例句

小李第一年高考落榜,于是他破釜沉舟,复习一年之后,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词语破釜沉舟】  成语:破釜沉舟汉语词典:破釜沉舟

形容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孙子认为,作为一个将军,应当镇静以求深思,严整而有条理。能蒙蔽士兵的耳目,使他们对于军事行动毫无所知。战法经常变化,计谋不断更新,使人们无法识破机关。驻军常换地方,进军常绕迂路,使人们推测不出意图。主帅授给军队任务,要象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样使他们能进而不能退;率领军队深入诸侯国境,要象拨弩机而射出箭矢一般可往而不可返。烧掉渡船,打破饭锅,象赶羊群,赶过去,赶过来。让大家只知道跟着走,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聚集全军兵卒,投放在危险的境地,使他们不能不拼命作战,这就是将军的责任。进到各种不同地区的机变,能屈能伸地利用情况的发展,对各种人员心理的掌握,这些都是将帅不能不研究的。

【出典】:

孙子·九地》:“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请出师讨贼疏》:“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


【词语破釜沉舟】  成语:破釜沉舟汉语词典:破釜沉舟

猜你喜欢

  • 马卿多病

    源见“相如病渴”。借指文人失意贫病交加。唐李端《忆故山赠司空曙》诗:“汉主金门正召才,马卿多病自迟回。”

  • 萧何作法

    指汉高祖丞相萧何制定九章法律。《汉书.刑法志》:“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悦。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

  • 修月斧

    源见“玉斧修月”。指神话传说中用以修理月亮的仙斧、神斧。元 萨都剌《和马伯庸除南台中丞以诗赠别》:“桂殿且留修月斧,银河未许度星轺。”【典源】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太和中,郑仁本表弟,不

  • 陈思才藻

    源见“八斗才”。称誉文才出众之士。清宋琬《满江红.王西樵客游武林曹顾庵赋词志喜属予和之》词之六:“况陈思、才藻气如虹,诗堪饷。”

  • 洛媛

    同“洛神”。宋杨亿《宣曲二十二韵》诗:“洛媛迷芝馆,星妃滞头城。”

  • 放出头

    同“放他头地出”。清 丘逢甲《次韵寄谭彤士桂林》:“欧阳门下吾尤愧,但有文章放出头。”

  • 积甲高昆阳

    源见“积甲山齐”。又《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载:昆阳之战,光武以三千人,破寻、邑百万之众,“尽获其军实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形容打仗获胜,缴获甚多。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

  • 玉树扶枯蒹

    同“玉倚葭”。清唐孙华《次韵酬宫恕堂》:“望衡今幸得好友,聊凭玉树扶枯蒹。”

  • 移柳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赋》:“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北周诗人庾信在《哀江南赋》中有“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句,意为:故乡的钓台杨柳,岂是远在玉门关外的征人所能

  • 细柳营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地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二十里):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