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管宁祭礼

管宁祭礼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宁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视荐馔馈,跪拜成礼。”

管宁是三国时北海人,他于灵帝末渡海避乱至辽东,是一位十分重视祭祀祖先之礼的隐士。后遂用为归隐之典。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诗:“管宁存祭礼,王霸重朝章。”


主谓 典出《三国志·魏书·管宁传》:管宁博学多识,却不愿应聘,避居辽东,不愿过问政事。但他很重视祭祀祖先。后遂以喻辞官归隐。唐·李绩《赠李征君大寿》诗:“管宁存祭礼,王霸重朝章。”△用于赞咏隐士。


猜你喜欢

  • 龙阳

    源见“龙阳泣鱼”。指男色。《红楼梦》九回:“〔薛蟠〕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说来上学。”【词语龙阳】   汉语大词典:龙阳

  • 沈郎病

    源见“沈约瘦”。谓孱弱多病。宋史达祖《凤来朝.五日感事》词:“扇底并团圆影。只此是、沈郎病。”

  • 风月无边

    宋.朱熹《六先生画象赞.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风月无边”,原是称美风景之美,后用着比喻人品、文章影响深广的典故。亦作“无边风月”。元.白挺《西湖赋》:“无边风月,见天地心以志之。”主谓

  • 射蛟

    蛟,古代传说的蛟龙,民间认为它兴风作浪,能发洪水。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冬天,武帝南巡,在浔阳江(即长江流经江西九江附近的江面)射蛟。后以此为典,颂扬帝王的勇武精神。【出典】:《汉书》卷6《武帝

  • 文举少

    《世说新语.言语》:“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

  • 鵩鸟至

    同“鵩鸟集于前”。唐白居易《和春深》之九:“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

  • 掣鲸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后因以“掣鲸”比喻才大气雄。金元好问《晨起》诗:“掣鲸莫倚平生手,只有东溪把钓竿。”【词语掣鲸】   汉语大词典:掣鲸

  • 骑鹤更扬州

    同“骑鹤上扬州”。宋 陈韡《哨遍.陈抑斋乞致仕》词:“十万钱,骑鹤更扬州,是人间几曾有底?”【词语骑鹤更扬州】   汉语大词典:骑鹤更扬州

  • 今月古月

    唐代李白《把酒问月》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意思是月亮古今相同,而人事变化无常。并列 天上的月亮一样照着今人和古人。比喻世间的人情世故变化很大。语本唐·

  • 谁论四十九

    源见“蘧瑗知非”。谓谁能感悟已往的过失。唐黄滔《寓言》诗:“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