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臣叔不痴

臣叔不痴

晋书.王湛传》:“王湛字处冲,……初有隐德,人莫能知,兄弟宗族皆以为痴,其父昶独异。……兄子济轻之,……济尝诣湛,见床头有《周易》,问曰:‘叔父何用此为?’湛曰:‘体中不佳时,脱(注:或许)复看耳。’济请言之。湛因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皆济所未闻也。济才气抗迈,于湛略无子姪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栗然,心形俱肃。遂留连弥日累夜,自视缺然,乃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之罪也。’……济有从马绝难乘,济问湛曰:‘叔颇好骑不?’湛曰:‘亦好之。’因骑此马,姿容既妙,回策如縈,善骑者无以过之。又济所乘马,甚爱之,湛曰:‘此马虽快,然力薄不堪苦行。近见督邮马当胜,但刍秣不至耳。’济试养之,而与己马等。湛又曰:‘此马任重方知之,平路无以别也。’于是当蚁封内试之,济马果踬,而督邮马如常。济益叹异,还白其父,曰:‘济始得一叔,乃济以上人也。’武帝亦以湛为痴,每见济,辄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及是(注,指经过问周易与相马事)帝又问如初,济曰:‘臣叔殊不痴。’因称其美。”

王湛雅抱隐德,人莫能知,遂负痴名。及王济经过听其讲《易》与相马之后,才发现叔父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故说“臣督不痴”,并称道他的才能。后因用为褒或贬叔父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一:“周兄无慧(晋悼公名周,鲁成公十八年春正月,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悼公而立周为君。周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济叔不痴。”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诗:“仆御嫌夫懦(参见“晏御扬扬”),孩童笑叔痴。”


猜你喜欢

  • 冀缺耨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文公以为下军

  • 狗窦大开

    《世说新语.排调》:“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梁.刘劭《幼童传》作“张玄祖”。张吴兴年幼而聪敏善言辩。有人取笑他齿豁,问为

  • 虎夜浮

    同“渡虎”。唐罗隐《上江州陈员外》诗:“旧班久望鹓晴翥,馀力犹闻虎夜浮。”

  • 箭张

    《汉书.王尊传》:“长安宿豪大猾东市贾万、城西萭章、翦张禁、酒赵放……上干王法,下乱吏治,并兼役使,侵渔小民,为百姓豺狼。”王先谦补注引宋祁曰:“‘翦张禁’,江南本、浙本并作‘箭张禁’。”后因以“箭张

  • 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

    着意:用心。等闲:随便。 元明熟语。比喻用心做的事做不成功,而无意做的事反有结果。语出元.关汉卿《鲁斋郎》二折:“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谁识张珪坟院里,倒有风流可喜活观音。”《警世通言.三

  • 名自张华显

    源见“张华识”。形容受到名流的赏识而显名。前蜀韦庄《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名自张华显,词因葛亮吟。”

  • 梦里南柯

    源见“南柯梦”。指虚无缥缈之处。元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三折:“谁承望月底西厢,变了梦里南柯。”见“南柯一梦”。元·王实甫《西厢记·夫人停婚》:“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谁承望月底西厢,变做了~。”【词语

  • 金碗

    卢充,范阳人,年二十,于宅西猎戏,逐獐时入崔少府墓,与崔氏女成婚。有孕。别后四年,卢充临水戏,见崔氏女抱三岁小儿前来。崔氏女将三岁小儿以及诗赠、墓葬品金碗送予卢充,崔氏女遂不见。卢充于街市卖金碗,崔氏

  • 食箪浆壶

    同“箪食壶浆”。明王逢《张武略》诗:“黄金璅甲镇三徼,食箪浆壶骈父母。”并列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语本《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明·王逢《张武略》:

  • 鹿帻委地

    《新唐书.隐逸传.朱桃椎》:“朱桃椎,益州成都人,澹泊绝俗,被裘曳索,人莫能测其为。长吏窦轨见之,遗以衣服、鹿帻、麂靴,逼属乡正。(朱)委之地,不肯服。更结庐山中,夏则羸(音luǒ,赤身露体),冬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