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莲花似六郎

莲花似六郎

比喻阿谀奉承,也用以形容人的面容姣好。出自唐杨再思事迹。杨再思(?-709年),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西北)人。明经及第。武则天时居相位十余年。为人巧佞邪媚。史载,在一次宴会上,杨再思为了取媚于武则天的宠幸张昌宗,便对他说:“人家都说六郎(即张昌宗)面似莲花,我看是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

【出典】:

旧唐书》卷90《杨再思传》2919页:“又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见宠幸,再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其倾巧取媚也如此。”

【例句】:

宋·陆游《荷花》:“犹嫌翠盖红妆句,何况人言似六郎。” 宋·辛弃疾《鹧鸪天·席上再用韵》:“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明·高启《子夜四时歌》:“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


【典源】《旧唐书·杨再思传》:“又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见宠幸,再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 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其倾巧取媚也如此。”

【今译】 唐代武则天当政时,张昌宗(人称“六郎”) 因貌美而深受宠幸。杨再思奉承说:“人们都说六郎娇面美如莲花,我认为应该说莲花美如六郎才对。”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容貌姣好俊美; 或咏莲花。

【典形】 荷花似郎、莲花似六郎、六郎娇面、似六郎。

【示例】

〔荷花似郎〕 明·高启 《子夜四时歌》:“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

〔莲花似六郎〕 宋·辛弃疾《鹧鸪天·席上再用韵》:“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六郎娇面〕 元·张可久《落梅风·歌姬张氏睡起》:“瑶池上,翠槛边,笑当时六郎娇面。”

〔似六郎〕 宋·陆游《荷花》:“犹嫌翠盖红妆句,何况人言似六郎。”


猜你喜欢

  • 和羹傅鼎

    源见“盐梅和鼎”。指作君王的宰辅之臣。元白朴《朝中措》词:“任是和羹傅鼎,争如漉酒陶巾。”

  • 花甲

    同“花甲子”。《西游记》二十回:“〔老者〕道:‘痴长六十一岁。’行者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词语花甲】   汉语大词典:花甲

  • 一壶千金

    《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陆佃解:“壶,匏也。佩之可以济涉,南人谓之腰舟。”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金元好问《续夷坚志.救熏死》:“芦菔细物,活人

  • 譬如积薪,后来者居上

    好比堆积柴火,后搬来的反而堆在上面。 原比喻圣人遇事谦退,反而总处于优越地位。 后多用以称赞后来的胜过先前的。语出《文子.上德》:“故圣人虚无因循,常后而不先,譬如积薪燎,后者处上。”《史记.汲郑

  • 吹箫俦侣

    源见“乘鸾”。指神仙伴侣或情侣。宋 李宏模《庆清朝.木芙蓉》词:“重城傍水,中有吹箫俦侣。”

  • 尘网

    即尘世。昔人以为人在世间,如在网中,不易解脱。汉代东方朔《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疆拘锁。”晋代陶潜《归园田居》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词语尘网】   汉语大词典:尘网

  • 庞俭凿井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南阳庞俭,少失其父。后居闾里,凿井,得钱千余万。行求老苍头,使主牛马耕种。直钱二万。有宾婚大会,奴在灶下,窃言:‘堂上母,我妇也。’婢即白其母,母使验问,曰:‘是我公

  • 聚米山川

    同“聚米为谷”。清顾贞观《戚氏.二乔观兵书图》词:“量珠做、鸳鸯阵里,聚米山川。”

  • 鸾凤友

    同“鸾交凤友”。唐韩氏《婚宴集上索笔为诗》:“今日却成凤凰友,方知红叶是良媒。”【词语鸾凤友】   汉语大词典:鸾凤友

  • 睚眦必报

    擢(zhuó酌):拔。此典指须贾回答范雎(suī绥)说:拔光我的头发来一根一根地数我的罪恶也数不清。后以此典比喻罪恶累累,难以计算。战国时,魏人范雎随魏中大夫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范雎有辩才,派人送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