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萧郎

萧郎

指称帝之前的梁武帝——萧衍。萧衍(464-549年),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萧衍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当代名流无不推许。南朝齐时,萧衍曾任卫将军王俭的东阁祭酒,一到任就得到王俭的赏识和器重。王俭对卢江何宪说:“这位萧郎30岁之内定会作侍中(侍从皇帝,出入宫廷。初仅伺应杂事,南朝宋文帝时,始掌机要,梁、陈相沿地位极重,相当于宰相),日后其尊重无法形容。”果然,萧衍成了梁朝的建立者。此典后世常用作萧姓男子的美称,或指代女子的恋人。

【出典】:

梁书》卷1《武帝本纪上》2页“(萧衍)起家巴陵王南中郎法曹行参军(参军:官名,协理军务之职),迁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俭一见深相器异,谓庐江何宪曰:‘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

【例句】:

唐·李益《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欲陈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 唐·窦巩《赠萧都官》:“萧郎自小贤,爱客不言钱。” 唐·于鹄《题美人》:“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唐·崔郊《赠去婢》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宋·朱敦儒《浣溪沙·碧玉阑干白玉人》:“倚花吹叶忍黄昏,萧郎一去又经春。” 宋·刘仙伦《江神子》:“见无缘。恨无端。憔悴萧郎赢得带围宽。” 宋·刘学箕《贺新郎·代黄端夫》:“目断孤鸿沉双鲤,恨萧郎,不寄相思字。” 宋·高千里《木兰花》:“憔悴萧郎缘底瘦。那日花前相见后。”


【典源】 唐·范摅《云溪友议》 卷一:“有崔郊秀才者,寓居于汉上,蕴积文艺,而物产罄悬。亡何,与姑婢通,每有阮咸之纵。其婢端丽,饶彼音律之能,汉南之最也。姑贫,鬻婢于连帅,连帅爱之,以类无双。给钱四十万,宠盼弥深。郊思慕不已,即强亲府署,愿一见焉。其婢因寒食来从事家,值郊立于柳阴,马上涟泣,誓若山河。崔生赠之以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或以“萧郎”为萧史,参见 〖弄玉吹箫〗。

【今译】 唐代有个秀才崔郊,寓居于其姑母家,与姑母的婢女私自通情。后姑母将婢女卖于贵官,崔郊十分思念,想方设法欲求一见。一次婢女因寒食节出门,遇到崔郊正站在路边柳荫下,婢女痛哭不已,发誓立愿。崔郊也十分伤感,作诗道:“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释义】 后以“萧郎”泛指女子所中意的男子、情人。

【典形】 憔悴萧郎、萧郎、萧郎风骨、萧郎漂泊、萧郎眼似刀、萧郎白马。

【示例】

〔憔悴萧郎〕 宋·刘儗《江神子》:“见无缘,恨无端。憔悴萧郎,赢得带围宽。”

〔萧郎〕 唐·于鹄《题美人》:“胸前宜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萧郎漂泊〕 宋·周密《清平乐》:“自是萧郎漂泊,错教人恨杨花。”

〔萧郎眼似刀〕 宋·范成大《次韵唐子光席上赏梅》:“惜无楚客歌成雪,空有萧郎眼似刀。”


【词语萧郎】   汉语词典:萧郎

猜你喜欢

  • 砺兵秣马

    见“厉兵秣马”。明·朱元璋《皇陵碑》:“~,静看颉颃。”【词语砺兵秣马】  成语:砺兵秣马汉语大词典:砺兵秣马

  • 买臣采樵

    《汉书.朱买臣传》载:朱买臣字翁子,“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

  • 乌鸟

    源见“乌哺”。喻孝亲之子。晋傅咸《申怀赋》:“尽乌鸟之至情,竭欢敬于膝下。”唐孟浩然《送王五昆季省觐》诗:“斜日催乌鸟,清江照彩衣。”【词语乌鸟】   汉语大词典:乌鸟

  • 强饭廉颇

    源见“廉颇善饭”。泛指老当益壮、思建功业的老将。宋陆游《亲旧见过多见贺强健戏作此篇》:“据鞍马援虽堪笑,强饭廉颇亦未非。”

  • 国香

    源见“燕梦征兰”。指兰花或其他名花。唐宋之问《过史正议宅》诗:“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明唐寅《山家见菊》诗:“可惜国香人不识,却教开向野翁家。”亦借喻王侯公卿的后裔。唐颜真卿《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

  • 精卫殷勤

    源见“精卫填海”。比喻志士奋斗不息。唐李白《大鹏赋》:“精卫殷勤于衔木,鶢鶋悲愁乎荐觞。”

  • 竖子英雄

    源见“广武叹”。喻指为私利而争斗之辈。表示世事虚幻之观。清尤侗《驻云飞.十空曲》:“竖子英雄,触斗蛮争蜗角中。”

  • 疑则勿任,任则勿疑

    见“疑则勿用,用则勿疑”。《金史·陈起传》:“~;谋之欲众,断之欲独。”

  • 玉京山

    源见“玉京”。泛指仙境。唐 吕岩《忆江南》词之十二:“沉醉处,缥渺玉京山。”【词语玉京山】   汉语大词典:玉京山

  • 妆梅面

    源见“梅花妆”。指华贵入时的妆扮。宋韩元吉《菩萨蛮.腊梅》词:“分明篱菊艳,却作妆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