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藏鳞羽

藏鳞羽

后汉书.逸民传.陈留父老传》:“父老趋而过之,植其杖,太息言曰:‘吁!二大夫何泣之悲也?夫龙不隐鳞,凤不藏羽,网罗高悬,去将安所?’”

东汉时,陈留父老曾以“龙不隐鳞,凤不藏羽”感叹张升等人隐逸事。后以“藏鳞羽”作喻咏隐遁之典。

唐.杜牧《雨中作》:“但为适性情,岂是藏鳞羽。”诗人反用“藏鳞羽”典,说他居官僻壤,饮酒求醉,并非如贤者处乱世而隐遁。


猜你喜欢

  • 吹藜杖

    源见“青藜照阁”。形容勤学夜读。元傅若金《寄题番阳周子震金潭山居》诗:“夜烛吹藜杖,歌饔吹土铏。”

  • 斗方名士

    《礼记.月令》:“聘名士。”孔颖达疏:“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绝,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斗方指字画用的一、二尺见方的单幅笺,此指小幅的诗文或画页。斗方名士,旧指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的小

  • 饭牛浩叹

    源见“宁戚饭牛”。指寒士为怀才不遇而长叹。李维桢《日方东升赋》:“夜旦齐山,罢饭牛之浩叹;曦回蜀郡,闻林犬之争嗥。”

  • 不栉

    同“不栉进士”。徐嘉《论诗绝句》之四:“家有左芬夸不栉,栖鸦流水阿男诗。”【词语不栉】   汉语大词典:不栉

  • 壮士解腕

    《三国志.魏书.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亦作“壮士断腕。”蝮蛇有剧毒,手被咬破能致人于死命。故有胆量的人一旦被蛇咬伤了手,立即断腕,以免毒素漫延全身。后用以比喻在紧要关头,能当

  • 笔底生风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记:唐开元时将军裴曼请吴道子作壁画,吴道子要求裴旻舞剑一曲。裴旻“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人,无不惊栗。道子

  • 汾射

    源见“汾水游”。指隐士居处。南朝 梁江淹《后让太傅扬州牧表》:“然后追迹范 张,濯缨汾 射,臣之志也。”【词语汾射】   汉语大词典:汾射

  • 只履翩翩西行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三:“(达磨)葬熊耳山。……后三岁,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师于葱岭,见手携只履,翩翩独逝。云问师何往?曰:‘西天去。……’云闻之茫然,别师东迈。暨复命,……云具奏其事,帝令啟圹

  • 活国手

    同“活国医”。金元好问《密公宝章小集》诗:“袖中正有活国手,地下才得修文郎。”

  • 谷陵

    同“陵谷”。清魏源《岱山经石峪歌》:“只恐大地殊谷陵,此石泐坏终难凭。”【词语谷陵】   汉语大词典: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