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象以齿焚其身

象以齿焚其身

齿:指象牙。焚:读“偾”,毁坏。 象因有了珍贵的象牙而招致捕杀。 比喻因怀财而招祸。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焚,读曰偾。偾,僵也。”汉.五符《潜夫论.遏利》:“象以齿焚身,蚌以珠受剖。”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先是,茂梦大象,以问万推,推曰:‘君当以大郡而不能善。大象者,大兽。兽者,守也。象必以齿焚其身。’”唐.姚崇《冰壶诫并序》:“象之有齿以焚其身:鱼之贪饵必曝其鳞。”


猜你喜欢

  • 宋国风

    同“宋都风”。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蛾眉不入秦台镜,鹢羽还惊宋国风。”

  • 涣若冰消

    同“涣然冰释”。南朝 梁王莹《答释法书书难范缜〈神灭论〉》:“标理明例,涣若冰消。”见“涣然冰释”。南朝梁·王莹《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标理明例,~。”【词语涣若冰消】  成语:涣若冰消汉语

  • 丁一卯二

    元剧俗语,犹如说的的确确。“卯”又作“确”“丁”又作“的”。元代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又关汉卿《蝴蝶

  • 凤凰来仪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传:“仪,有容仪。备乐九奏而致凤皇,则馀鸟兽不待九而率舞。”后因以“凤凰来仪”指德化天下的瑞应。唐柳宗元《晋问》:“有百兽率舞,凤凰来仪,於变时雍之美,故其

  • 卞壸拳还握

    同“卞壸握爪”。清 陈叶筠《张睢阳庙》诗:“卞壸拳还握,苌弘血尚新。”

  • 贼臣乱子

    《南齐书.崔偃传》:“臣窃惟太祖、高宗之孝子忠臣,而昏主之贼臣乱子者,江夏王与陛下、先臣与镇军是也。”贼臣,叛乱之臣。乱子,忤逆之子。“贼臣乱子”,是指心怀异志、危害邦国的恶人。贼臣乱子,义同贼子乱臣

  • 三窃蟠桃

    源见“方朔偷桃”。指仙道生活。宋程俱《次韵江子我见寄长句》:“一登文石趋宣室,三窃蟠桃向道山。”

  • 河鱼大上

    《史记.秦始皇纪.八年》:“河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秦始皇嬴政八年,黄河水暴涨,溢出河床,大量河鱼随河水涌上岸来。秦地的人便乘车骑马逃到河东去就食。后因以“河鱼大上”用为闹水灾的典故。清.吴伟业《

  • 谕蜀书

    同“谕蜀文”。明 张舍《己亥秋月寄杨升庵》诗:“登楼莫作依刘赋,奉使曾传谕蜀书。”【词语谕蜀书】   汉语大词典:谕蜀书

  • 尊开北海

    源见“孔融尊”。称人好才礼士,待人亲切。清赵宾《长安喜逢彭禹峰》诗:“尊开北海新桑落,膝抱南阳旧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