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赎鼋

赎鼋

太平御览》卷九三二引《唐史》:“韦丹少在东洛,尝至中桥,见数百人喧集水滨,乃渔者网得大鼋,系之桥柱,引颈四顾,有求救之意。丹问曰:‘几钱可赎?’曰:‘五千。’丹曰:‘吾驴值三千,可乎?’曰:‘可。’于是与之,放鼋于水,徒步而归。

唐人韦丹未第时,曾以所骑之驴换得一大鼋,然后将大鼋放入水中逃生,后化为人,并报救命之恩。后因用为救生行善之典。

清.李晖吉、徐滋《龙文鞭影二集》上卷:“之亨放鲤,韦丹赎鼋。”


猜你喜欢

  • 萤火

    同“萤囊”。明陈汝元《金莲记.慈训》:“今汝萤火曾亲,囊书堪读,可将玉管从事韦编。”【词语萤火】   汉语大词典:萤火

  • 燕然石

    源见“勒铭燕然”。指建立边功的纪念碑。唐 耿?《送王将军出塞》诗:“更就燕然石,行看奏虏功。”【词语燕然石】   汉语大词典:燕然石

  • 盗环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有人盗高庙座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廷尉张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后以“盗环”指犯上反叛。宋陆游《贺周丞相启》:“靖康丧乱而遗平城之忧,绍兴权

  • 练丝悲

    源见“墨子悲染丝”。喻指担心受世俗影响难以自拔。元宋无《寄翰苑所知》诗:“未酬题柱兴,徒抱练丝悲。”

  • 曲肱

    源见“蔬水曲肱”。表示清贫闲适的生活。晋陶潜《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宋梅尧臣《送李尉子京之邵武光泽》诗:“露蝉不饱腹,志士甘曲肱。”【词语曲肱】   汉语大词典:曲肱

  • 知足不辱

    谓人知道满足,就不会因需求过度而受辱。《老子》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传》:“知足不辱,道家明诫也。”《警世通言》卷三一:“常言道:‘知足不辱。’官人宜急

  • 春树暮云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谓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渭北即渭水之北,泛指长安一带。当时杜甫住在那里。江东:长江下游。当时李白流寓苏州、扬州、金陵、会稽一带。“春树暮云”极言杜

  • 目空馀子

    同“目无馀子”。刘泽湘《过西山辟支生墓》诗:“胸有千秋梦日边,目空馀子超尘表。”

  •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古代谚语。形容强烈的乡土之情。语出《西游记》五回:“崩芭二将道:‘大圣在天宫,吃了仙洒仙肴,是以椰酒不甚美口。常言道:美不美,乡中水。’大圣就道:’你们就是亲不亲,故乡人。’”明.罗懋登《西洋记通俗演

  • 灵夙之期

    《诗.大雅.生民》:“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 稷。”后以“灵夙之期”敬称皇帝诞日。明张居正《万寿无疆颂》:“兹秋仲十日,为灵夙之期。”【词语灵夙之期】  成语:灵夙之期汉语大词典:灵夙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