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门户之见

门户之见

门户:宗派、派别。维护宗派利益的偏见。出自隋末唐初时人韦云起之事迹。韦云起,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隋开皇中以明经补符玺直长,仁寿初为通事舍入,大业初改任谒者。他曾上书隋炀帝说:现在朝廷里山东人很多,他们自立门户,笼络了许多人,欺骗上司,如果不加控制,必然败坏朝政。后人遂据此将维护宗派利益的言论称作“门户之见”。亦作“门户之争”。唐王朝建立后,韦云起曾任农圃监、遂州都督、益州行台兵部尚书等职。后被杀。

【出典】:

新唐书》卷103《韦云起传》3993页:“仁寿初,诏百官举所知,述举云起通事舍人。大业初,改谒者。建言:‘今朝廷多山东人,自作门户,附下罔上,为朋党。不抑其端,必乱政。’因条陈奸状。”

【例句】:

清·恽敬《明儒学案条辩序》:“是以先生于河东三原均有微辞,而姚江之说,则必迁就之,以成其是。一迁就不得,则再迁就三迁就之。此则先生门户之见也。” 清末民初·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翁同和传》:“然以政见异同,门户之争,牵及朝局,致数十年来而未已。” 郭沫若《王安石的〈明妃曲〉》:“这是应该怪宋代,尤其是司马光及程朱之徒的门户之见。”


偏正 门户,喻指宗派、派别。在艺术领域或部门等方面袒护自己一派的观点、成见。钱钟书《围城》:“现在放着一位韩太太,自己偏来代课……人家全明白是~,忙煞也没处表功。”△贬义。多用于描写学术研究或思想派别成见。→一家之学 一孔之见 ↔兼收并蓄 千古卓识 百花齐放


【词语门户之见】  成语:门户之见汉语词典:门户之见

猜你喜欢

  • 鸡鸣戒旦

    源见“鸡鸣之助”。谓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晋书.赵至传》:“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托。”主谓 戒旦,指黎明时警人睡醒。鸡一啼叫就醒。形容怕误正事而催促早起。语本《诗经·齐

  • 人定胜天

    见〔人强胜天〕。主谓 人的力量可以战胜自然界的一切困难。语本《逸周书·文传解》:“兵强胜人,人强胜天。”马识途《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他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充分发挥了~的无比威力

  • 胶黉

    源见“胶庠”。学校的旧称。清唐孙华《进呈御览诗一百韵》:“梯航通海国,俎豆序胶黉。”【词语胶黉】   汉语大词典:胶黉

  • 衣带诏

    《三国志.蜀先主传》:“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又《三国演义》二四回:“却说曹操见了衣带诏,与众谋士商议,欲废却献帝,更择有德者立之。”后因用“衣带诏”喻指统治集团

  • 累骑

    《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著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即遥集之母也。”按,“借客驴”,《晋书》卷四十九《阮咸传

  • 雷公剑

    源见“丰城剑气”。指雷焕在丰城掘出的龙泉、太阿剑。前蜀韦庄《〈又玄集〉序》:“击凫氏之钟,霜清日观;淬雷公之剑,影动星津。”凫氏,周官名,掌作钟。

  • 管榻

    同“管宁榻”。清 黄鷟来《沈阳立春感事述怀寄张四明一百二十韵》:“幽栖惭管榻,著论逊潜夫。”

  • 揆宰

    同“揆门相”。宋李纲《乞罢尚书左仆射第一札子》:“伏念臣愚蠢无取,独守孤忠,遭遇陛下龙飞之初,特加识擢,起于江湖之滨,任以揆宰之职。”【词语揆宰】   汉语大词典:揆宰

  • 商颜

    同“商山四皓”。颜,通“厓”,山边。唐王逢《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殷曾求傅说,汉亦聘商颜。”【词语商颜】   汉语大词典:商颜

  • 华屋思谢傅

    源见“羊昙泪”。指羊昙哭谢安事。因其诵“生存华屋处”之句,故云。谢傅,谢安官太傅。宋王安石《贾魏公挽词》:“华屋几人思谢傅,佳城今日闭滕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