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问牛

问牛

汉书.丙吉传》:“尝出,逢清道(天子将出,或有斋祠,遂令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吏(属官,这里当指随从的官员)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吏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指前不问死伤大事,后却问牛喘细事),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易》四象之一,阳数至九而极,九为老阳,七为少阳,这里当指春天时令)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因)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所〕当忧,是以问之。’掾吏乃服,以吉知大体。”

汉宣帝时丙吉为宰相,一次到乡间视察,半路上碰到一起群斗死伤的案件。他认为这是司法部门和地方上的事,应该由职司部门去管,故不加过问。后来他遇到牛因暑热喘气,却去关注询问,怕役使不当,对牛有所伤害,影响了春耕生产大事。“问牛”的典故后常以喻指官吏关怀民间疾苦。唐.郑谷《送吏部曹郎中邺免官南归》诗:“道畅应为蝶,时来必问牛。”清.林昌彝《亭槛词三章.伊谁请剑斩而头》诗:“创深父老江头喘,官不问民但问牛。”


【词语问牛】   汉语词典:问牛

猜你喜欢

  • 蟾蜍宫

    源见“蟾蜍”。指月宫、月亮。宋苏舜钦《和彦猷晚宴明月楼》之一:“凭阑挥手问世俗,何人得到蟾蜍宫?”【词语蟾蜍宫】   汉语大词典:蟾蜍宫

  • 眼空一世

    同“眼空四海”。《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秦观〕腹饱万言,眼空一世。”主谓 形容自高自大,世上人都不放在眼里。《醒世恒言》卷11:“(秦观)腹饱万言,~。”△贬义。用于人的性格、修养。→目空一

  • 鹏骞

    同“鹏鶱”。骞,通“鶱”。宋范仲淹《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相其直道了无悔,宁争蠖屈与鹏骞。”【词语鹏骞】   汉语大词典:鹏骞

  • 眉黛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眉为“眉黛”。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前代妇人以黛画眉,故见于诗词,皆云:‘眉黛远山。’今人不用黛而用墨。”黛:青黑色的颜料。【词语眉黛】   汉语大词典:眉黛

  • 坠屦

    汉贾谊《新书.谕诚》:“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屦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屦。及至于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屦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屦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楚

  • 济川才

    源见“傅说霖”。指治国英才。唐张说《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诗:“将兴泛舟役,必仗济川才。”

  • 颛顼宅幽

    《山海经.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閒(同间),附禺之山,帝颛(zhuān)顼(xū)与九嫔葬焉。”古代传说帝颛顼和嫔妃葬在附禺之山。后以此为咏古帝王之墓地的典故。后汉张衡《思玄赋》:

  • 折冲

    源见“折冲樽俎”。指交涉谈判。叶圣陶《北上日记.二月六日》:“校中正谋与港政府折冲,未知结果如何。”【词语折冲】   汉语大词典:折冲

  • 画蛇著足

    同“画蛇添足”。唐韩愈《感春》诗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见“画蛇添足①”。唐·韩愈《感春》诗之四:“~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词语画蛇著足】  成语:画蛇著足汉语大词典:画蛇著足

  • 曹社

    参见:曹社之谋【词语曹社】   汉语大词典:曹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