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寔碑
《后汉书.陈寔传》:“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拜公卿,群僚毕贺,赐等常叹寔大位未登,愧于先之。……中平四年,(陈寔)年八十四,卒于家。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
东汉太丘长陈寔生时品德高尚,死后海内有三万余人给他吊丧,并为其树碑立传。后用为伤悼贤士之典。
唐.皮日休《七爱诗.元鲁山》:“既卧黔娄衾,空立陈寔碑。”
《后汉书.陈寔传》:“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拜公卿,群僚毕贺,赐等常叹寔大位未登,愧于先之。……中平四年,(陈寔)年八十四,卒于家。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
东汉太丘长陈寔生时品德高尚,死后海内有三万余人给他吊丧,并为其树碑立传。后用为伤悼贤士之典。
唐.皮日休《七爱诗.元鲁山》:“既卧黔娄衾,空立陈寔碑。”
源见“黄耳传书”。喻指信使。元张翥《余伯畴归浙东简郡守王居敬》诗:“家信十年黄耳犬,乡心一夜白头乌。”
源见“狗尾续貂”。喻滥封的官吏。清 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嗟满座狗续金貂,则索要清海宇谁把狼烟扫?”主谓 比喻封建朝廷滥封的官吏。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嗟满座~,则索要清海宇谁把狼烟扫
同“饭后钟”。宋苏轼《石塔寺》诗:“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词语钟非饭】 汉语大词典:钟非饭
本谓别国的贤才可以为本国的辅佐,好象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作琢磨玉器的砺石一样。后则用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的外力,一般多指朋友。周宣王时期,有一首劝宣王广求异才的诗歌。诗中说,仙鹤鸣在水泽里,声音闻
源见“叱石为羊”。美称羊。元张雨《上京赐宴王眉叟有诗次韵》:“远劳使者红尘骑,烂煮仙家白石羊。”
源见“臧穀亡羊”。比喻补救过失。宋叶適《陈待制挽诗》之三:“昔年行往偶相同,舍策追羊径未通。只么空归在何处,一竿红日海门东。”并列 策,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亦借指书简。放下书本去寻找亡失的羊。比喻
同“怀玉”。元揭傒斯《杂诗四首寄彭通复》:“怀宝羞自献,邈然老空山。”源见“怀宝迷邦”。喻怀才。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幸遭圣主平世而久怀宝,是伯牙去钟期,而舜禹遁帝尧也。”章炳麟《訄书.学变》:“《
比喻不合时宜、不切实用的行为。南朝宋鲍照《园葵赋》: “彼圆行而方止,固得之于天性;伊冬箑而夏裘,无双功而并盛。” ●《淮南子·精神训》: “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于已,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 汉
源见“重九登高”。指杂有菊花酿制的酒。古俗,重阳饮之,祛邪辟恶,令人长寿。南朝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宴会……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词语菊花酒】 汉语大词典:
源见“立仗马”。喻把持朝政的奸臣不许官员上书言事。明高启《题赵魏公马图》诗:“一归天厩嗟空老,立仗原来用不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