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陶潜五柳

陶潜五柳

同“陶潜柳”。明郑若庸《玉玦记.侵南》:“我爱煞那陶潜五柳疏疏。柳下东篱,多少黄菊,直待要迷却诗魔,勾将酒债,掷了兵符。”


【典源】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南史·隐逸传》亦载,后有“其自序如此。盖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晋书·隐逸传》、《宋书·隐逸传》亦载。

【今译】 晋代陶潜字渊明 (一说名渊明,字元亮) 他怀抱高尚,隐居田园,曾写《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文中说:“先生不知何处的人,也不知他的姓名。因为住宅边有五株柳树,就以此为号了。性格沉静少言,不羡慕荣华富贵。好读书,而不钻牛角尖; 每当有些心得,就快活得忘了吃饭。性爱饮酒,由于家贫不能常得到,亲友往往摆酒请他,一饮就要酣醉方休,然后告辞。居室简陋,不蔽风日; 衣裳粗劣,吃食缺少; 也能安然处之。常写作诗文自娱,表达自己的志向,对世上得失不以为意,这样渡过一生。”

【释义】 后以此典指隐士,或隐士的住所; 有时也用以咏柳。

【典形】 高士柳、柳飞彭泽雪、门柳、陶令柳、陶令株、陶潜柳、陶宅五株、五柳、五柳陶、五柳先生、五株柳、先生柳、渊明柳、元亮柳、种柳、陶氏门前柳、柳暗陶公门、筑室种柳、门前五柳、陶家柳、五杨柳。

【示例】

〔高士柳〕 清·王摅《赠张带三考功》:“老去风怀高士柳,乱余心事故侯瓜。”

〔柳飞彭泽雪〕 唐·李商隐《永乐县所居》:“柳飞彭泽雪,桃散武陵霞。”

〔门柳〕 宋·王安石《即事》:“门柳故人元亮宅,井桐前日总持家。”

〔陶令柳〕 清·程先贞《哭卢南村先生》:“寂寞风摧陶令柳,凄凉雨打邵侯瓜。”

〔陶令株〕 宋·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满门陶令株,弥岸韩侯蔌。”

〔陶潜柳〕唐·罗隐《县斋秋晚酬友人》:“千枝白露陶潜柳,百尺黄金郭隗台。”

〔陶宅五株〕 唐·李端《折杨柳》:“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平。”

〔五柳陶〕宋·黄庭坚《次韵时进叔》:“时邀五柳陶,共过三径诩。”

〔五柳先生〕 清·郑燮《述诗》之一:“八斗才华曹子建,还让老瞒苍劲,更五柳先生澹永。”

〔五株柳〕 唐·李白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先生柳〕 唐·王维《老将行》:“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渊明柳〕 宋·汪元量《酬隐者刘桃冈》:“拟折渊明柳,重寻梦得桃。”

〔元亮柳〕 清·丘逢甲 《村居书感》之一:“入传且栽元亮柳,行歌肯负买臣薪。”

〔种柳〕 宋·辛弃疾《满江红·寿赵茂嘉郎中》:“种柳已成陶令宅,散花更满维摩室。”


猜你喜欢

  • 苜宿空盘

    源见“苜蓿盘”。谓贫得盘中无菜。明何景明《赠贾司教先生》诗:“春风桃李绛帐,朝日苜蓿空盘。”

  • 棘门

    同“棘门军”。唐权德舆《细柳驿》诗:“棘门乃儿戏,从古多其人。”【词语棘门】   汉语大词典:棘门

  • 千金弃

    《庄子.山木》:“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布,财帛)?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天性相贯通)也。’”林回

  • 笔虎

    宋.周越《法书苑》:“李阳冰善小篆,自谓苍颉后身,时谓之笔虎。”(引自宋.曾慥《类说》卷五十八)唐.李阳冰是李白族叔,曾任当涂令,他善写小篆。虎乃百兽之王,称李为“笔虎”,意即誉李阳冰书法精湛,名重一

  • 绨袍高谊

    同“绨袍高义”。清宋琬《满江红.王西樵客游武林曹顾庵赋词志喜属予和之》词之二:“庄舄悲歌燕市外,灵均憔悴江潭上。问绨袍高谊还有无,谁曾饷?”

  • 负暄叟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三《讥谑》:“梅询为翰林学士。一日,书诏颇多,属思甚苦,操觚循阶而行。忽见一老卒卧于日中,欠伸甚适,梅忽叹曰:‘畅哉!’徐问之曰:‘汝识字乎?’曰:‘不识字。’梅曰:‘更快活也

  • 五角六张

    唐.郑棨《开元传信记》:“天宝初,上游华清宫,有刘朝霞者,献《贺幸温泉赋》……其自叙云:‘别有穷奇蹭蹬,失路猖狂,骨憧虽短,伎艺能长,梦里几回富贵,觉来依旧凄惶,今日是千年一遇,叩头莫五角六张。’”角

  •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蓬:一种容易倒伏的菊科植物。又叫飞蓬。 飞蓬长在麻中,不须扶持,它也能直立。 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语出《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汉.王充《论衡.率性》:“蓬生

  • 韫匵

    同“韫椟而藏”。清顾炎武《又与公肃甥书》:“世有孟子,或以之劝齐 梁,我则终于韫匵而已。”【词语韫匵】   汉语大词典:韫匵

  • 粉昆

    源见“傅粉何郎”。称驸马的兄弟。因驸马俗称粉侯,故推称之。《宋史.刑法志二》:“济之以粉昆(指韩忠彦),朋类错立。”按,韩忠彦为驸马韩嘉彦之兄。【词语粉昆】   汉语大词典:粉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