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雪泥鸿爪”亦作“雪鸿指爪”。后因指往事留下的痕迹。

清.赵执信《太白酒楼歌》:“又不见曹王陵暮碻磝北,残松积藓荒碑亭,雪泥鸿爪半澌灭,雄名空自驰风霆。”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二九《题包参军东游稿后》:“幽忧抱疾,块守蜗庐,雪泥指爪,讬之梦寐。”


偏正 鸿雁在雪地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故留别某某,皆有诗四首,~,小纪因缘。”△常用于描写岁月辗过的痕迹。→雁过留声 飞鸿踏雪。也作“雪鸿指爪”、“雪泥鸿迹”、“雪中鸿爪”。


【典源】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今译】 苏轼诗道:“人生到处飘泊像什么? 就如同那鸿雁踏在雪泥。泥上随意留下了点点爪迹,鸿飞那管它是东是西。”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生四处飘泊; 或形容生涯行止的踪迹。

【典形】 东西鸿爪、飞鸿留爪、鸿过雪、鸿留爪、鸿爪、鸿爪雪、踏雪飞鸿、雪泥、雪泥鸿爪、雪爪、鸿爪迹、雪上留痕、雪染鸿泥、鸿留泥上雪、雪泥迹、鸿爪一瞥。

【示例】

〔东西鸿爪〕 清·徐乾学《叠韵答学山侄》:“东西鸿爪皆空点,今古蛾眉不易防。”

〔飞鸿留爪〕 明·袁宏道《黄平倩至玉泉以书见要》:“几年抛没叹吹云,又作飞鸿留爪地。”

〔鸿过雪〕 清·王夫之《续落花诗》之十三:“身世无余鸿过雪,人天莫问雨成刀。”

〔鸿留爪〕 清·丘逢甲《次韵再答晓沧》之二:“半生踪迹鸿留爪,终古英雄豹死皮。”

〔鸿爪〕 清·唐孙华《寿陆次公别驾》:“偶然鸿爪宦游踪,早占青山乌目峰。”

〔鸿爪雪〕 清·王摅《发蒙阴》:“落落萍踪鸿爪雪,萧萧蓬髩马蹄风。”

〔踏雪飞鸿〕 清·鄂尔泰《滇中回宿易隆诗》:“踏雪飞鸿任此身,戟辕回首已前因。”

〔雪泥〕元·萨都拉《经姑苏与张天雨》:“踪迹留雪泥,宇宙寄泡影。”

〔雪泥鸿爪〕 清·赵执信《太白酒楼歌》:“雪泥鸿爪半嘶灭,雄名空自驰风霆。”

〔雪爪〕 清·杨潮观《韩文公雪拥蓝关》:“千乡万里,却早定数安排矣! 留雪爪,似鸿泥。”


【词语雪泥鸿爪】  成语:雪泥鸿爪汉语词典:雪泥鸿爪

猜你喜欢

  • 回波词

    唐.孟棨《本事诗.嘲戏》:“回波尔时栲栳(音kǎo lǎo舆车称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唐中宗李显)。”回波词为舞乐名,唐中宗时造。六言四句,开头例有“回波尔时”四字,所以叫

  • 鞭著

    源见“祖鞭先著”。比喻勉人努力进取。《朱子语类》卷一〇四:“某寻常见是人文字,未尝敢轻易;亦恐有好处,鞭著工夫看它。”【词语鞭著】   汉语大词典:鞭著

  • 橐驼之技

    源见“橐驼”。指高明的栽培技艺。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术技名家》:“马塍艺花如艺粟,橐驼之技名天下,往往发非时之品,真足以侔造化,通仙灵。”【词语橐驼之技】  成语:橐驼之技汉语大词典:橐驼之技

  • 大嚼屠门

    同“屠门大嚼”。唐罗隐《黄鹤驿偶题》诗:“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门亦偶然。”

  • 膏明易煎

    同“膏火自煎”。唐孟郊《吊元鲁山》诗:“血誓竟讹谬,膏明易煎蒸。”

  • 桐棺三寸

    桐木做的三寸厚的棺材,表示薄葬。《左传.哀公二年》:“桐棺三寸,不设属辟。”《史记.太史公自序》:“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韩非子.显学》:“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

  • 鞅掌

    《诗经.小雅.北山》:“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汉.毛氏传:“鞅掌,失容也。”唐.孔颖达疏:“《传》以鞅掌为烦劳之状,故云‘失容’,言事烦鞅掌然不暇为容也。今俗语以职繁为鞅掌,其言出于此《传》也。”

  • 华亭叹

    源见“华亭鹤唳”。指陆机临死欲闻故乡鹤鸣而不得的感慨。元张养浩《沉醉东风.隐居叹》曲:“班定远飘零玉关,楚 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

  • 马牛襟裾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韩愈诗中骂人不懂礼义,说人不通古今,正如马和牛穿上人的衣服一样。意思说虽有人之外衣但无人的本实。后以“马牛襟裾”为骂人不通人情不懂礼义

  • 北海酒

    同“北海尊”。宋王安石《招约之职方》诗:“虽无北海酒,乃有平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