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致思》:“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者不可复得也。’”后以“子路负米”为躬身孝亲之典
同“喘月吴牛”。宋陈师道《秋怀》诗之一:“未免困河鱼,宁如喘吴牛。”
同“山阳笛”。清陈维崧《满路花.赠梵公》词:“平山堂下,鸿爪依稀记。北邙 王与宋,曾同醉。重逢瓶拂,顿下山阳泪。”【词语山阳泪】 汉语大词典:山阳泪
参见“网开三面”。
源见“绝裾而去”。谓义别慈母赴国难。清 沈自晋《梁州序.为袁君重其题霜哺篇》套曲:“漫道绝裾辞母,掷笔封侯,岂是君身事?”
《三国志.袁绍传》:“遂勒兵捕诸宦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按,宦人不长胡须。后因以“无须之祸”谓无辜受牵累而遭祸。宋陈亮《送吴允成运干序》:“及其徒既衰,而异时熟视不平者合力共攻之,无须
同“北窗高卧”。唐孟浩然《题张野人园庐》诗:“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
同“暮雨朝云”。清洪昇《长生殿.窥浴》:“险把个襄王渴倒阳台下,恰便是神女将暮雨归。”【词语暮雨】 汉语大词典:暮雨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音wàng),由(犹)反手也。”赵岐注:“以齐国之大,而行王道,其易若反手耳。”容易得像翻一下手掌。后因以“易于反掌”用为比喻事情极容易办的典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诗.小雅.正月》:“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又《史记.周本纪》载:周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宠妃褒姒为后,姒子伯服为太子。褒姒不轻笑,幽王举报敌警的烽火戏之。诸侯见而率兵勤王,却无敌寇。褒姒见诸侯被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