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骨肉至亲

骨肉至亲

像骨与肉那样相连的亲人。汉武帝刚即位时,大臣们都以吴楚等七个诸侯国的叛乱为戒鉴,许多人都认为晁错当时的削藩之策是正确的,而杀死晁错是冤枉。他们认为诸侯国几十座城市相连,势力过于强大,想要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就屡屡揭露各诸侯国的罪错。而各诸侯王自认为自己是皇族的亲骨肉,先帝(指汉高祖刘邦)分封各皇族子弟以连城国土,使各诸侯国犬牙交错,目的是形成坚如磐石的政局啊!后以“骨肉至亲”为典,喻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出典】:

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传》2422页:“武帝初即位,大臣惩吴楚七国行事,议者〔多〕冤晁错之策,皆以诸侯连城数十,泰(太)强,欲稍侵削,数奏暴其过恶。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同“磐”,厚而大的石头,喻坚固)宗也。”

【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鲂传》:“目语心计,不宣唇齿,骨肉至亲,无有知者。”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鲜卑传》:“不如还我,我与汝是骨肉至亲,岂与仇等。” 唐·房玄龄《晋书·后妃传上》:“乱曰: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永长辞兮。”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2:“除是至亲骨肉,终日在面前的,用意体察,才看得出来。”


【词语骨肉至亲】  成语:骨肉至亲汉语词典:骨肉至亲

猜你喜欢

  • 登遐

    《墨子.节葬下》:“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谓死者升天而去。后因以“登遐”为对人死的讳称。《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汉郑玄笺:“此三后既没,登遐,精气在天矣。

  • 听鸡舞

    同“闻鸡起舞”。宋韩淲《贺新郎.坐上有举昔人贺新郎一词极壮酒半用其韵》词:“泪暗洒,神州沈处。多少胸中经济略……空自笑,听鸡舞。”清顾炎武《送归高士之淮上》诗:“檐前映雪吟偏苦,窗下听鸡舞亦佳。”

  • 泰山妇人哭

    《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使子路问之,……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

  • 久要不可忘

    见“久要不忘”。三国魏·曹植《箜篌引》:“~,薄终义所尤。”

  • 共工赫怒

    同“共工触柱”。唐李白《上崔相百忧章》诗:“共工赫怒,天维中摧。鲲鲸喷荡,扬涛起雷。”

  • 脐脂自照

    同“燃脐”。宋苏轼《郿坞》诗:“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词语脐脂自照】  成语:脐脂自照汉语大词典:脐脂自照

  • 长生不老

    《太上纯阳真经.了三得一经》:“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肾为北极之枢,精食万化,滋养百骸,赖以永年而长生不老。”原为道家语。后也作为对年长者祝愿之辞。并列 生命长存,永远年轻。语本《太上纯阳真经·了三得一

  • 三黜柳士师

    源见“柳惠三黜”。指为官直道而屡受挫折的人。唐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诗:“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 夏日

    源见“赵日”。比喻态度严厉。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公繁不秋荼,严无夏日;民知约法,未肯以狱。”【词语夏日】   汉语大词典:夏日

  • 徙橘

    源见“橘化为枳”。喻指离开故土。唐骆宾王《晚泊江镇》诗:“转蓬惊别绪,徙橘怆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