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鲁两儒生

鲁两儒生

汉书.叔孙通传》:“于是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毋污我!’……”

汉鲁人叔孙通为制定群臣朝见皇帝的礼仪制度,回到鲁地征聘儒生三十多人作助手。有两位儒生不赞成他的作为,不肯应征。后用此比喻不应征关系到鲁地声望的轻重,暗喻不能出仕之典。

宋.王奕《送谢叠山先生北行》:“两生无补秦兴废,一出仍关鲁重轻。”喻不出可为已经灭亡的宋朝争光。


猜你喜欢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书.霍去病传》:“霍去病,大将(卫)青姊少儿子也。……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上(汉武帝)尝欲教之吴(吴起)、孙(孙武)兵法,对曰:‘顾(念,想)方略(指作战的策划、谋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 登车志

    同“登车壮志”。元成廷珪《故湖州路同知中宪郜公子敬挽章》诗:“夙有登车志,仍多为国谋。”

  • 纨扇思

    源见“班姬咏扇”。喻指女子失宠或失意的绵绵思绪。唐 崔萱《古意》诗:“玉帐枕犹暖,纨扇思何长。”

  • 劳苦功高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大功。《史记.项羽本纪》:“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听细说:听信小人之言。并

  • 和癖

    同“钱癖”。清 刘嗣琯《沁园春.金钱花》词:“自来和癖谁怜,算折得群芳胜得仙。”

  • 献凤楚门

    源见“楚凤”。谓取悦君王。南朝 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岂宜炫璞郑氏、献凤楚门哉!”

  • 龙头人

    《三国志.魏书.华歆传》:“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

  • 樽中圣

    源见“清圣浊贤”。指美酒。唐权德舆《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离堂驻驺驭,且尽樽中圣。”

  • 握粟

    同“握粟出卜”。清黄宗羲《高古处府君墓表》:“有所疑者,待君而决。君亦间应握粟之求,无不奇验。”【词语握粟】   汉语大词典:握粟

  • 死而后止

    见“死而后已”。《国语·晋语》:“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复使立于外,~,何日以来。”【词语死而后止】  成语:死而后止汉语大词典:死而后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