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王制》:“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郑玄注:“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又《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周时称大学为胶,称小学为庠。后世以“胶庠”通称学校。《梁书.
同“飞锡”。宋韩驹《送海常化士》诗:“好去凌空锡杖飞,凤林关外道场稀。”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章武五年上疏”(即诸葛亮《前出师表》见《文选》卷三十七):“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史记.老庄列传》:“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
《南史.范云传》:“齐建元初,竟陵王子良为会稽太守,云为府主簿,宠冠府朝。江祏(音shí)求云女婚姻,酒酣,巾箱中取剪刀与云曰:‘且以为聘。’云笑受之。至是祏贵,云又因酣曰:‘昔与将军俱为黄鹄,今将军
同“索米长安”。宋陆游《郊居》诗:“索米官仓例坐愚,东方未可戏侏儒。”
古代贵族所用的一种洗涤剂,以豆粉和合药品制成,洗涤手面,使之光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王敦初尚主,如厕,……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瑠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
此典指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出游,使孔子陪游,在大街上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后以此典形容在公开场合故意张扬炫耀自己,招人注目。 春秋末,孔子周游各诸侯国,在卫国(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北)住一个多月,卫灵公
同“纳污含垢”。宋叶適《东嘉开河记》:“故大川浅不胜舟,而小者纳污藏秽,流泉不来,感为疠疫,民之病此,积四五十年矣。”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遂使首善贤士之关,翻为纳污藏秽之府。”见“藏垢纳污”
见“久要不忘”。三国魏·曹植《箜篌引》:“~,薄终义所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