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坭巴寨
在今四川松潘县南青云乡西北下尼巴村。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下坭巴寨土百户。
在今四川松潘县南青云乡西北下尼巴村。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下坭巴寨土百户。
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同州置,属陕西省。治所在大荔县(今陕西大荔县)。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市以南,白水、蒲城二县以东,华县、华阴市以北地。1913年废。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同州置,治大荔县(
①在今江西南城县东。《明 一统志》 卷53建昌府: 席帽山 “在府城东五十里。上锐下阔,如席帽。半山有石如人立”。《清一统志·建昌府一》: 席帽山,“ 《通志》 云,相传南唐保大间,范越凤择地,于此置
即今新疆玛纳斯县。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玛纳斯,“准语(蒙古语),玛纳,巡逻之谓。地容游牧,巡逻者众,故名”。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于此置绥来县。1953年改名玛纳斯县。
在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明置巡司于此。《明史·地理志》 南充县:“北有北津渡,县旧治也。”
唐初置,治成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境。旋废。开元二十六年 (738) 改置怀德县。
古国名。在今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明史·外国列传》: “麻叶瓮,在西南海中。永乐三年十月遣使赍玺书赐物,招谕其国。”
在今云南宾川县东北八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一名哈布图山。即今新疆托里县东哈图山。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64: 喀图山 “其木多桦杨,其矿多金,其兽多彪虎、黄熊,善搏人,有鸟焉小而善鸣,土人呼之为几回醉酒。良戛尔图之水出焉,南流,伏于戈壁”。
在今贵州毕节市北。《清一统志·大定府》:北镇关“在毕节县北二里北镇山下”。
古地名。在今云南西部澜沧江与怒江之间。《史记·西南夷列传》:“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