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耑罕山
亦作不儿罕山。即今蒙古国东北之肯特山。《方舆纪要》卷45:不耑罕山“亦在漠外。斡难河源出于此”。
亦作不儿罕山。即今蒙古国东北之肯特山。《方舆纪要》卷45:不耑罕山“亦在漠外。斡难河源出于此”。
又作驴驹河、龙驹河、陆局河。即今源出蒙古国肯特山,东流注入中国呼伦湖的克鲁伦河。《辽史·地理志》: 上京道有胪朐河,“沿河董城北东流,合沱漉河入于海”。古水名。又作龙驹河(《金史·地理志》)、驴朐河(
亦作山城镇。即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海龙厅:北山城镇“在厅西南一百二十里”。1928年曾是东边道镇守使署衙所在地。商业发达,素有“小奉天”之称。东南杨树河左岸半截山,
即溇水上游。在今湖北鹤峰县东。《清一统志·宜昌府》:山河“在鹤峰州境。众山溪会流,东入澧州安福县界。即溇水之上流”。
①即今福建霞浦县西杨梅岭。《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池家岭”条下:“《志》云,州西有杨梅岭,产杨梅。宋开禧中,僧砌岭路, 自岭而下,东抵九里亭,西抵十八溪。嘉靖十六年,令杨志用石甃砌,悉平荦角,亦名杨
南朝宋置,治所在般阳城(今山东淄川市西南淄川城)。北齐废。南朝宋刘裕置,北魏治盘阳城(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博山等区。北齐省。
满族的自称。“满洲” 一词,在满族的早期文献 《满洲实录》、《清实录》 中均有记载,皆作为部族和民族,不是地区名称。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一带。乾隆 《满洲源流考》 卷1: “满洲本部族名。恭考发祥
明置,属涪州。在今四川涪陵市南十里。清彭遵泗 《蜀碧》 卷2: 崇祯十七年 (1644),张献忠义军向涪州进军,参将曾英 “接战而败,退至五里望州关”。即此。
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西南。南朝梁 《益州记》: “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鸡坊。” 唐杜甫 《西郊》 诗云: “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 《新唐书· 田令孜传》: 大顺二年 (891),王建 “入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8远安县: 笕水口 “在县西北八十里。其地有鸡头山,水出石孔中,居民以木竹为枧,引水灌田,南流入沮水”。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改宜君护军置,属北地郡。治所即今陕西耀县。西魏大统五年(539) 迁至今铜川市西北玉华南四里,为宜君郡治。隋开皇三年 (583) 郡废,县属雍州。大业初属京兆郡。唐武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