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江镇

东江镇

即今广西河池市东北东江乡。明置巡司于此。


(1)在山东省龙口市中部。面积56.9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江,人口 4000。明成化年间,江姓兄弟迁来居住,取名江哥庄;后演变为江格庄。清末,分东、西两个村,该村称东江格庄,1981年更名东江。1949年隶芦北区,1953年隶九区和十区。1956年属位庄区、香坊区、泉水区。1957年属智家乡、碓徐乡。1958年成立智家公社。1982年以驻地东江更名东江公社。1984年设置东江乡,1988年改置东江镇。泳汶河、矫家河、绛水河经镇内。产小麦、玉米、大豆、谷子、花生、甘薯等。盛产长把梨、苹果、杏、桃、葡萄等。有油泵油嘴、石油化工、粉末冶金、化工、钢窗建筑材料、大理石等厂及建筑公司。黄水公路经此。有新石器时代的邵家文化遗址。(2)在湖南省资兴市西部。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凉树湾,人口 8700。以东江河流经区内,故名。1949年属城厢镇,1956年属燎原公社,1962年为木根桥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置镇,改名东江。主产稻、蔬菜。矿产有煤、石灰石、钨。有建材、啤酒等厂。东江水电站是全国重点工程之一。郴三铁路、省道1813线、资郴公路经此。(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东北部、龙江北岸、大环江下游西岸。面积197平方千米。人口2.7万,96%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东江街,人口 3000。唐东玺县治。因处大环江西岸,河处街东,故名。1952年前分属环江、宜山县地,1953年为河池县东江区。1958年改公社,1962年改区,1965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置镇。主产玉米、小麦、稻、薯类、甘蔗、柑橙等。为市主要蔗产区。有自治区及市属棉纺、机械、冶炼、草酸、造纸等厂。设有农贸集市。黔桂铁路经此设站,公路通市区。游览点有金龟山。(4)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西部、白龙江北岸。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 7200。镇人民政府驻胡家坪,人口 1200。镇以境内东江水自然村得名。1950年设东江乡,1957年并入城关镇。1962年设东江镇,1983年改乡,1986年置镇。产稻、小麦、柑橘等。有农机、化学、制药、印刷、面粉等厂。陇南地区农科所设此。212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龙渊

    ①即剑池湖。在今浙江龙泉市南秦溪漠村。《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剑池湖“相传欧冶子铸剑于此,号为龙渊”。②水名。在今河南舞钢市东、西平县西。《战国策·韩策一》:“韩卒之剑戟, 皆出于冥山、棠谿、景阳、

  • 永通河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方舆纪要》卷47开封府祥符县:“永通河,在旧府城西南。亦曰永济河。即宋嘉祐中自葛家冈穿河引溢水入惠民等河处也。今亦废。”

  • 飞鸾溪

    在今福建宁德市南飞鸾岭下。《方舆纪要》卷96宁德县:飞鸾溪“源出罗源县境,流入县界,经三屿东,与油溪同入于海”。

  • 郿城县

    西魏改平阳县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北周天和三年 (568) 并入周城县。古县名。西魏由平阳县改名,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属武都郡。北周废入周城县。

  • 永宁寺

    ①北魏熙平元年(516)灵太后胡氏建,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洛阳伽蓝记》卷1永宁寺:“中有九层浮图一所, 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永熙三

  • 昆都

    ①春秋晋地,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左传》: 僖公十六年 (前644), “狄侵晋, 取��、 厨、受铎,涉汾,及昆都”。②又作坤都。即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 (天山镇) 北坤

  • 虔化县

    南朝宋大明五年 (461) 分宁都县置,属南康郡。治所在今江西宁都县西五里。隋初废入宁都县。开皇十八年 (598) 复改宁都县为虔化县,属虔州。治所即今宁都县。大业初属南康郡。唐属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

  • 五郡山

    一名治山。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武连镇南。《寰宇记》卷84武连县:“治山一名五郡山。《周地图》云:县南有治山,县人张逸背梁附后魏,与梁将杨乾运于此山下大战,乾运大败,死者千人。恭帝元年,收骸骨并为一墓,死

  • 湟源县

    1913年改丹噶尔厅置,后属甘肃西宁道。治所即今青海湟源县。因地处湟水之源,故名。1928年属青海省。在青海省东部、湟水上游、日月山东麓。属西宁市。面积1600平方千米。人口13.4万。辖2镇、2乡。

  • 桃墟庄

    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南三十里桃墟乡。清宣统 《蒙阴县志》 卷1有桃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