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泉镇

东泉镇

即今广西柳城县东南东泉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1)在山西省平遥县中东部。面积137.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泉,人口 4260。因位于一泉水东侧,故名。1949年属平遥县五区。1953年设东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千庄乡并入。产小麦、玉米、谷子。盛产红枣、花椒。有农机、粮食加工等厂。公路通平遥、介休、太原等地。(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东南部。面积201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泉街,人口 5930。因多泉得名。清设巡检司。1950年为第四区。1958年设东泉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复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甘蔗、木薯、花生等。有农机、铸件、剪刀、粉丝、麻纺、棉纺等厂和华侨农场。为县东南农副产品集散地。“东泉果蔗”誉满区内外。屯秋铁路在此设站,公路通县城和柳州市。(3)在重庆市巴南区东部。面积122.7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泉场,人口 2480。以境内有温泉又位于重庆市区之东而得名。1952年析五布、双胜两乡部分村置东泉乡。1957年撤东泉乡,分别并入五布和双胜乡。1961年复置东泉公社,1982年复乡。1993年双胜乡并入建东泉镇。2001年五布、天赐二镇和清和乡大部并入。产稻、玉米、小麦、生猪、蚕茧、水果等。有轻纺、建材等厂。渝南、姜东公路在此交会。东温泉为自然风景区。


猜你喜欢

  • 板桥驿

    ①明置,属景东府。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北文龙。②明置,属昆明县。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大板桥镇。《方舆纪要》 卷114云南府昆明县: 板桥驿在“府东三十里。又东达杨林废县六十里。明初沐英等征云南,师至板

  • 范河城

    亦作汎河城。明正统间建,为汎河千户所治。即今辽宁铁岭县西南三十里凡河镇。《明史·地理志》 铁岭卫: “范河城在卫南,亦曰汎河城,正统四年置汎河千户所于此。”

  • 岑嶅山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府施秉县:岑嶅山“元末有陈元帅者屯兵于此,营垒尚存”。

  • 桂门关

    即鬼门关、天门关。在今广西北流市西十五里。《明 一统志》 卷84梧州府: 天门关,“ 《舆地纪胜》 云: 本桂门关,讹称鬼门关。元廉访使月鲁改名魁星关。本朝洪武初改为桂门关,宣德中改天门关”。即“鬼门

  • 思南县

    1913年改思南府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思南县。县在思邛水之南,故名。1923年直属贵州省。在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中游。属铜仁地区。面积2230.5平方千米。人口61.9万。辖13镇、14民族乡

  • 崇爻

    即花莲港。今台湾省花莲县花莲市。连横《台湾通史 ·抚垦志》: 清康熙三十四年 (1695),“赖科亦自鸡笼越山而至崇爻,于是台东之野,渐有汉人足迹矣”。

  • 恒农郡

    ①东汉灵帝刘宏避讳改弘农郡置,治所在恒农县 (今河南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西晋复为弘农郡。十六国前秦移治陕城 (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北魏拓跋弘天安元年 (466) 避讳又改为恒农郡。太和十一年

  • 三隆墟

    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钦江北岸三隆镇。清设千总驻防。

  • 新岭

    ①在今浙江丽水市北。《方舆纪要》 卷94宣平县: 新岭 “在县东七十里,接丽水县界。相近有均塘岭,最为幽旷”。②在今安徽休宁县南七十里,西接江西婺源县界。《方舆纪要》 卷28休宁县: 新岭在 “县西南

  • 新安关

    明置,属三万卫。在辽宁开原市西北。明《辽东志》 卷2: 新安关在 “(开原) 城西六十里庆云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