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原

中原

即中土、中州。先秦时代已有雒邑(今河南洛阳市)和陶(今山东定陶)是天下之中的说法,后来华夏族活动范围扩大,古豫州仍被视为九州之中,称之为中原。故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如《明实录》:永乐十四年(1416),“伏维北京,南俯中原”,即是。而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如《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或指整个黄河流域而言,如诸葛亮《出师表》:“当将率三军,北定中原。”


地区名。即中土、中州,以别于边疆地区而言。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先秦时代已有雒邑(今河南洛阳市)和陶(今山东定陶县)是天下之中的说法,其后华夏族活动范围扩大,古豫州仍被视为九州之中,故称此地为中原。《明实录》永乐十四年(1416年):“伏维北京,南俯中原。”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或指整个黄河流域而言。诸葛亮《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在南北分裂时期,常以此和江东等词相对称。


猜你喜欢

  • 陈怀支线

    从河南沁阳(旧怀庆府)东北至陈庄。长5公里。为道清铁路支线。日伪于1941—1942年修筑。1945年被拆除。

  • 巴哈柴达木

    在今青海大柴达镇南。民国汪公亮《西北地理》第五节:青海柴达木戈壁区有巴哈柴达木。

  • 天华山

    即南华山。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四十里大坡村。巍峨挺拔,双峰对峙,为当地著名风景名胜区。

  • 仙鹤寺

    在今江苏扬州市南门街北段西侧。为伊斯兰教礼拜寺。传为南宋咸淳年间伊斯兰教主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普哈丁在此传教时建。因依仙鹤体形建造而得名。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哈三重建。后多次重修。该寺按伊斯兰教建

  • 西喇布里都泊

    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达里甘戛西北。《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22: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四月,“癸卯,驾次席喇布里图驻跸”。

  • 兴道县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连道县置,属宁浦郡。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南百里。南朝梁、陈时废。②西晋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洋县东。后废。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改兴势县复置,属洋州。治所即今洋县。天宝十

  • 普札龙城

    即今云南玉溪市北十六里北城镇。元于此置普舍县。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大理置,即今云南省玉溪市北之北城。《元史·地理志》新兴州普舍县:昔有强宗部蛮之裔,长曰部傍,次曰普舍,据普札龙城,“后普舍

  • 北许昌县

    南齐侨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南。后废。

  • 派河驿

    即今安徽肥西县驻地上派镇。《方舆纪要》 卷26合肥县: 派河驿在 “府西四十里。路出舒城”。

  • 白头关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百里。《方舆纪要》卷22安东县引《舆程记》:“由县东北三十里至金城镇,又四十里为对江口,又三十里为白头关,由陆路趣海州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