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津县

临津县

①西晋永兴初分阳羡县置,属义兴郡。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北五十里。隋开皇九年 (589)废。唐武德七年 (624) 复置,属南兴州。八年(625) 又废。

②十六国前凉置,属晋兴郡。治所即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北大河家。《水经·河水注》: 临津溪水 “自南山,北径临津城西,而北流注入河。河水又东径临津城北,白土城南”。北魏废。

③隋开皇七年 (587) 改胡原县置,属始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一百三十里香沉镇。《寰宇记》卷84临津县: “以其俯临津水为名。” 大业三年(607) 属普安郡。唐武德初属始州。先天二年 (713)属剑州。天宝初属普安郡。乾元初属剑州。北宋熙宁五年 (1072) 省为浆池镇。

④唐武德七年 (624) 改临泉县置,属岚州。治所在今山西兴县西北四十里黑峪口村南。贞观元年(627) 改为合河县。

⑤唐贞观三年 (629) 置,属羁縻洪州 (后改彭州)。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后废。

⑥唐天宝元年 (742) 改胡苏县置,属沧州。治所在今河北东光县东南。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为临津镇。

⑦金置,为韩州治。治所在今吉林梨树县北八里偏险城。元废。


古县名。(1)西晋永兴元年(304年)置,治今江苏省宜兴市西北。属义兴郡。隋平陈废。唐武德七年(624年)复置,属南兴州。八年复废。(2)十六国前凉置,治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属河州。北魏时废。隋时置临津关于此。(3)隋开皇七年(587年)改胡原县置,治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南,属普安郡。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降为镇。(4)唐武德七年(624年)改临泉县置,治今山西省兴县西北。属岚州。贞观元年(627年)改名合河县。(5)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胡苏县置,治今河北省东光县东南。属沧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降县为临津镇。(6)金置,治今吉林省梨树县北偏脸城,为韩州治。元废。


猜你喜欢

  • 加老湾

    在今台湾台南县西南安定乡下洲、港口村一带。明陈第《东番记》:“其地起加老湾,历大员。”杜臻《彭湖台湾述略》:“新港社西出海口,有目茄洛湾,即陈第所谓加老湾也。”在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安定乡下洲、港口村一

  • 蚕此城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凤凰山东南。《资治通鉴》: 唐光启三年 (887),王建 “败西川将句惟立于蚕此”。即此。

  • 小里镇

    即今河北容城县西南小里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容城县图:西南有小里村。在河北省容城县西南部。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小里,人口3560。1953年设乡,1958年划入南张公社

  • 东路右翼左旗

    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依德尔莫格西南。

  • 长堤

    ①在今河北冀州市北。《方舆纪要》卷14冀州:长堤“在城北,抵宁晋、新河县境。高丈余,长百三十里,以防滹沱漳河之涨溢。成化十八年知州李德美所筑”。②在今山东东明县南。《方舆纪要》卷16东明县:长堤“在县

  • 淮宁府

    北宋宣和初升陈州置,属京西北路。治所在宛丘县 (今河南淮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周口、项城二市及淮阳、商水、西华、沈丘等县地。金改为陈州。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陈州置,治宛丘县(今河南淮阳县)。属

  • 高台 (臺)

    在今宁夏银川市东。《方舆纪要》 卷62宁夏镇: 高台 “在镇东十五里。地势崇高,登眺极山河之伟观。赵元昊尝建寺于此”。

  • 高平侯国

    ①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江苏泗洪县东南。东汉废。②东汉章帝改橐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一百四里两城乡。因高平山为名。西汉地节三年 (前67) 封丞相魏相为高平侯,即此。三国魏改为高平

  • 嵇山

    ①在今安徽濉溪县南。《晋书·嵇康传》:嵇康 “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②一名秋山。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寰宇记》 卷53修武县: “山阳城北有秋山。即嵇康之园宅

  • 东阿县

    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五十里阿城镇。三国魏属济北国。南朝宋属济北郡。大明元年(457)废。北魏复置。东魏移治今东阿县西南。唐属郓州。北宋开宝八年(975) 徙治南谷镇(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