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乌石山

乌石山

①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29和州:乌石山“在州西北六十里。两山相峙,路经其中, 以石多黑,因名”。

②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新唐书·地理志》秋浦县:“有乌石山,广德初盗陈庄、方清所据。”《元和志》卷28秋浦县:乌石山“在县西一百四十里。广德初为贼陈庄、方清所据,袁傪破平之”。《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乌石山寨在“府西南百里。唐永泰初,剧贼方清等聚兵于此,绝江为患,议者始置池州于秋浦,以厄要害,是也”。

③在今浙江衢县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93衢州府:乌石山“延袤数十里,巨石周匝如城,石门可入,俗呼寨门……自府境趋江右者多道此”。

④在今福建莆田市东北隅。《方舆胜览》卷13兴化军:乌石山“在城北一里。《郡志》:莆田荔枝为天下第一,乌石荔枝为莆田第一”。

⑤即今福建福州市西侧乌山。《寰宇记》卷100福州侯官县:闽山“去州一里二百步,周回四里。本名乌石山,天宝六载敕名闽山”。《方舆胜览》卷10福州:乌石山“在州西一里。形如龟,亦曰闽山”。

⑥在今江西德安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德安县:乌石山“旁有狮子岩,两岩相对如门,一名乌石门。其中平畴旷野,水流环绕”。山麓旧有乌石门镇。

⑦在今广东普宁市西。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普宁县:乌石山在“城西南二十里”。


在福建省福州市中部,与于山东西相对。唐天宝八载(749年)敕名闽山,宋改名道山。最高峰香炉峰(桃李石),海拔86米。多怪石奇岩。现存道山亭(八角亭)、先薯亭(圆亭)、黎公亭(方亭)、沈公祠、道山观、吕祖宫等古迹。山上有摩岩题刻二百余处,以李阳冰篆书般若台石刻为著。为游览胜地。


猜你喜欢

  • 轮缚大囤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之南寿山。《宋史·赵遹传》: 政和五年 (1115),征讨晏州 卜漏叛蛮,“漏据轮缚大囤,其山崛起数百仞,林箐深密,夷奔溃者悉赴之”。即此。在今四川省兴文县兴文镇南。宋时林箐深

  • 无为镇

    即今安徽无为县。《寰宇记》卷126无为军:“本庐州巢县之无为镇,即曹操征孙权筑城于此。攻吴无功,因号为无为城。城临濡须水上壖也,寻为无为监,为江淮之要津。”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于此置无为军。

  • 桂林右卫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市。后废。

  • 黄泛区

    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向中原地区进犯,国民党军队不战溃退,在河南省郑州附近花园口炸堤。黄河水沿贾鲁河入颍河及西淝河注入淮河,淹没河南、安徽及江苏三省所属44县5.4万平方千米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

  • 东阳溪

    一名乌伤溪水。又名东江。在今浙江义乌市境。《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东阳溪“出大、小盆山,屈曲流二百里,始至此,俗谓之河埠,西入义乌县境,至培磊市与画溪合流”。

  • 东陂街

    又名止马街。即今江西宜黄县南东陂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2抚州府宜黄县:“东陂旧有止马分防司署,今移棠阴。”

  • 洪都府

    元至正二十二年 (1362) 朱元璋改龙兴路置,为江西行省治。治所在今江西南昌、新建二县(今江西南昌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南昌、新建、丰城、进贤、奉新、靖安、武宁、修水等市县地。至正二十三年 (1363

  • 杉溪

    ①在今江西广丰县东。源于广丰县东北咸丰山,西南流入永丰溪。《清一统志·广信府一》:永丰溪“合永平溪,经县东四十五里为杉溪,才通舟楫”。②即今福建松溪县西北杉溪。《清一统志·建宁府》 “白石溪”条下:“

  • 慎公祠

    在今江西宁冈县东南茅坪。原为谢氏慎公祠,是一栋砖木结构的老式祠堂。祠后是八角楼。1928年5月22日,湘赣边界党的第 一次代表大会在此举行,选出毛泽东为特委书记,朱德、陈毅、谭震林、陈正人、袁文才、王

  • 挍城

    亦称挍亭。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七十里。《汉书·王子侯表》: 元鼎元年 (前116),封城阳顷王子云为挍侯,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