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丫宗
原西藏地方政府以察雅县设乍丫宗。治所在今西藏察雅县东。1960年复改察雅县,移驻烟多。
原西藏地方政府以察雅县设乍丫宗。治所在今西藏察雅县东。1960年复改察雅县,移驻烟多。
①西魏置,属洋州。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东南。后废。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牢州。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东北。贞观十四年 (640) 移治今凤冈县北。唐末废。北宋大观中复置,属承州。宣和中废。古县名。
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周山附近。《水经·洛水注》 载: 洛水 “枝渎又东径周山,上有周灵王冢”。又引 《皇览》 曰: “周灵王葬于河南城西南周山上。” 清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曾于冢前立“周灵王陵” 墓碑
由上海市经浙江杭州至宁波。全长约370公里。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始动工,宣统元年(1909)通至杭州闸口。1914年萧山至宁波通车。1937年建成钱塘江大桥。因宁波简称甬,故称沪杭甬铁路。沪杭
即今安徽枞阳县东汤沟镇。明设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孔城镇” 条下: “又有汤镇,《志》 云: 县东百八十里有源子港巡司,地名汤沟。”
又名隐玉山。即今安徽繁昌县东北十五里浮山。旧以产茶著名。《方舆纪要》 卷27繁昌县:“县东有浮邱山,有二峰及浮邱洞,又有龙池诸胜。一名隐玉山。相传浮邱翁隐于此。”
又作良热水。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寰宇记》 卷108虔州南康县: 良热水 “出聂都山。《南康记》 云,盖谓泉之源也。又云,热水昔名豫水,汉置豫章郡,因此源以为名也”。《明一统志》 卷58南安府: 凉热水
即浪弥州。 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 汉源等县境。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南三十余里沃洲山麓寨岭村。《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南路军拔贼(裘甫)沃洲寨”。即此。见“沃洲山”。
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一带长江滨。《左传》: 襄公十四年 (前559) 秋,“楚子为庸浦之役故,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吴人不出而还。子囊殿,以吴为不能而弗儆。吴人自皋舟之隘要而击之。楚人不能相救,吴人败之,
又名贤士台、招贤台、黄金台。在今河北定兴县西易水上。战国燕昭王置,以延天下士。《水经·易水注》: 故安县有 “金台陂,陂东西六、七里,南北五里。侧陂西北有钓台,高丈余,方可四十步。陂北十余步有金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