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郡
南朝宋置,治所在乐昌县(今广东四会市北)。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市地。南齐移治始昌县(今广东四会市北)。隋开皇时废。
南朝宋置,治乐昌县(今广东四会市北)。辖境不详。南朝齐移治始昌县(今四会市北)。隋开皇时废。
南朝宋置,治所在乐昌县(今广东四会市北)。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市地。南齐移治始昌县(今广东四会市北)。隋开皇时废。
南朝宋置,治乐昌县(今广东四会市北)。辖境不详。南朝齐移治始昌县(今四会市北)。隋开皇时废。
一作渿河桥。在今山东泰安市西一里渿河上。顾炎武 《山东考古录》 “辨渿河” 条: “岳之西南,有水出谷中,为西溪。自大峪口至州城之西,而南流入于泮,曰渿河。其水在高里山之左,有桥跨之曰渿河桥。世传人死
古水名。《左传》: 哀公十七年 (前478),“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一说即今江苏太湖; 一说系太湖东岸一小湖,在今江苏吴江市境; 一说即今吴淞江 (古名松江)。《吴地记》: “松江,一
亦作魍港。在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茅港村。乾隆余文仪 《台湾府志》 台湾县图有茅港。见“魍港”。
春秋时要塞。即今河南信阳县南武胜关。《左传》: 定公四年 (前506),吴伐楚,楚司马戌建议 “还塞大隧、直辕、冥厄”。古关名。即南北朝时义阳三关中的黄岘关,今罗山县西南九里关。在今河南省罗山县南豫、
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于美诺寨置,属四川省。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四十八年 (1783) 改为懋功屯务厅。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置,治今四川省小金县。四十八年改懋功屯务厅。
①西晋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礼县东北。后废。《水经·漾水注》: “西汉水又西南径始昌峡。《晋书地道记》 曰: 天水始昌县故城西也。”②南朝宋置,属乐昌郡。治所在今广东四会市北。南齐为乐昌郡治。隋平
自今山东兖州至济宁。全长31.5公里。为津浦铁路支线。1911年动工修建,1912年建成。
即今四川平昌县西南岳家乡。清道光 《巴州志》 卷2: 岳家寺场在 “州南二百四十里”。
五代时升木波堡置,属宁州。在今甘肃环县东南四十五里木钵乡。宋属环州通远县。元废。
东汉改筑阳县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北。三国魏复为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