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乡宁县

乡宁县

五代唐改昌宁县置,属慈州。治所在今山西乡宁县东南。北宋皇祐三年(1051)移治今乡宁县,熙宁五年(1072)废。金复置乡宁县,属吉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废。后复置。清属平阳府。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东岸、吕梁山西麓,西南邻陕西省。属临汾市。面积2029平方千米。人口22.7万。辖5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昌宁镇。西周鄂国。春秋属晋,为鄂邑。西汉置骐侯国,属河东郡。东汉废。北魏延兴四年(474年)置昌宁县,为中阳郡治。五代唐因避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讳,改昌宁县为乡宁县,治今县西。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迁今治。熙宁五年(1072年)废乡宁县入稷山、襄陵、太平三县。属慈州。金复置,属吉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并入吉州,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复立乡宁县。明属平阳府吉州。清属平阳府。1914年属河东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临汾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58年吉县并入乡宁县。1961年恢复原制。1967年属晋南专区,1970年属临汾地区。2000年属临汾市。黄河、鄂河、青石峪河、豁都峪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谷子、豆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银、铜、石灰石、石英、石膏、紫砂陶土、长石、云母、硫黄、蛭石、铝土等。工业有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陶瓷、机械等。209国道及襄乡、临宜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云邱山、柏山寺、千佛洞、沿黄遗址等。


猜你喜欢

  • 大安县

    ①五代梁改长安县置,与大年县同为大安府治。治所即今陕西西安市。后唐复名长安县。②元至元二十年(1283)降大安州置,属沔州。治所在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明洪武初废。(1)古县名。(1)五代梁开平元年(

  • 武陵岭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祁门县: “西四十里有武陵岭,元和中,令路旻凿石为盘道。” 宋淳熙 《新安志》 卷4祁门 《山阜》: 武陵岭 “在县西四十里。高三十五仞。周二十八里。始时道

  • 蒲停县

    即蒲亭县。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十五里。《舆地纪胜》 作“蒲停”。

  • 涧池堡

    清嘉庆初建。即今陕西汉阴县东南二十里涧池镇。

  • 小孤山

    ①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小孤山镇。清杨宾《柳边纪略》卷2:“黑而苏站三十里至小孤山,四十里至大孤山。”②又名孤山、海门山。俗称髻山、小姑山。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长江边,与长江南岸彭浪矶相对。苏轼有“

  • 抱犊崮

    在山东省枣庄市东北、与苍山县交界处。史称君山,汉称楼山,魏称仙台山。为尼山分支。南北走向。主峰海拔580米,有“鲁南第一峰”之称。孤峰突兀,自山麓至峰顶,陡峭如壁。仅西北角一狭缝可登。顶部平坦,广数十

  • 盘堤 (隄) 县

    西魏改南五部县置,属武阳郡。治所即今甘肃文县东北五十里临江乡。北周移治葭芦城(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七十里白龙江东岸)。隋属武都郡。唐属武州,大历后废。

  • 维扬

    扬州的别称。《尚书· 禹贡》: “淮海惟扬州。” “惟” 一作维。唐刘希夷 《江南曲》: “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 宋费衮 《梁溪漫志》 卷9: “古今称扬州为惟扬,盖掇取 《禹贡》 ‘淮海惟扬州

  • 泷水

    ①即武水。又名武溪。古名虎溪。又名武阳溪。源出今湖南临武县西北,东流经宜章县,入广东乐昌县,至韶关市,南流为北江。《水经·溱水注》:“武溪水又南入重山,崖峻险阻,崖岭干天,交柯云蔚,霾天晦景,谓之泷中

  • 乌江关

    明洪武中建,在今贵州遵义县西南乌江镇。《方舆纪要》卷70遵义府遵义县:“(明)万历中,杨应龙败官军于乌江,旋趋河渡,贵州震动。既而黔帅童元振复克乌江关。”在今贵州省遵义县南乌江镇。明万历二十八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