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硎岭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与浦江县接界处。《方舆纪要》卷90严州府建德县:井硎岭“在府(治今梅城镇)东南五十里。路通浦江,明初李文忠克严州,进兵下浦江,盖取道于此”。清咸丰九年(1859)太平军由浦江经此岭克严州。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与浦江县接界处。《方舆纪要》卷90严州府建德县:井硎岭“在府(治今梅城镇)东南五十里。路通浦江,明初李文忠克严州,进兵下浦江,盖取道于此”。清咸丰九年(1859)太平军由浦江经此岭克严州。
一名羌源河。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南七里川、羌家河。 《清一统志·邠州》:七里川“在淳化县北四十里。源出石门山, 自三水县西南,流为七里川,又径三里原为姜源河,又西南入泾”。
又称祐国寺塔。在今河南开封市区内东北隅。明李濂 《汴京遗迹志》 卷4: “宋仁宗庆历中,开宝寺灵感塔毁,乃于上方院建铁色琉璃砖塔。八角十三层,高三百六十尺。俗称铁塔寺。” 明 《如梦录》: “层层俱有
1914年依前淮安、扬州两府辖境置,属江苏省。治淮阴县 (今江苏淮阴市)。辖境约当今江苏泗阳、淮阴、洪泽、金湖、高邮、扬州、仪征以东,泗阳、淮阴、涟水、滨海以南,邗江、江都、泰州、泰县、海安以北地区。
在今浙江台州市东东海中。明万历《黄岩县志》卷1:东镇山“在县东二百四十里。《临海记》云:洋山东百里有东镇大山,去岸二百七十里……中四岙,极险峻,山上望海中突出一石,舟往高丽者必视以为准焉,俗呼高丽头”
1949年6月当地解放后由榆林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陕西榆林市。1950年撤市改县。1988年复设榆林市。在陕西省榆林市中北部,西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面积4.36万平方千米(市辖区7053平方千米)。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七十余里。《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竹薄沙“即南沙尽处。外为大洋,内为内海,其西南与松江高家嘴相对,为内海之南门。……《海防考》:竹薄沙为吴淞之屏蔽,外为羊山,为陈钱,皆倭寇
在今黑龙江省西北境小兴安岭北端。《隋书·室韦传》:“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居。”
①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8远安县 “甘霖洞” 条下: “ 《类要》 云,县西南有三洞,一曰金龙,一曰钟乳,一曰仙居,皆鬼谷子游历处,通谓之鬼谷洞。”②在今湖南张家界市南天门山下。《清一
亦名凤凰川。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七十里郪口乡境。《旧唐书·地理志》 长江县:“旧治灵鹫山。上元二年,移治白桃川。”《寰宇记》卷87长江县:“唐上元元年以旧县不安, 移在明月山下凤凰川。”
唐贞观九年(635)改西冉州羁縻州置,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黑水、红原县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