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威庙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部龙津路泮塘前街。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历代曾多次重修, 以清乾隆、同治年间进行整修规模较大。庙堂建筑独特,雕工精细。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部龙津路泮塘前街。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历代曾多次重修, 以清乾隆、同治年间进行整修规模较大。庙堂建筑独特,雕工精细。
即今江西吉水县南之泷江。《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 明德水 “在吉水县南。源发永丰县界,西北流为义昌水,又西北至潇泷,下流与王江合”。《清一统志·吉安府》: 明德水 “自兴国县发源,西北流入永丰县界,
五代王闽改武平镇为武平场,属长汀县。即今福建武平县。北宋淳化五年 (994) 升为武平县。五代闽改武平镇为武平场,即今福建省武平县。属长汀县。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为武平县。
在今湖南祁阳县东。《方舆纪要》卷81祁阳县:“三吾驿在县东十五里。”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城关镇西南隅。有上、下二洞。上洞口在山腰,有明代题刻 “碧锁云封” 四字,称天洞,洞口大厅高50余米,宽80余米。下洞口在山麓,有嘉靖三年 (1524) 题刻 “水洞” 二字,称地洞,
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西十里武侯镇。《寰宇记》卷133褒城县:“汉阳关在县西北,即汉时所立,蜀先主时破魏军杀大将夏侯渊于此也。”
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属雅州府。治所即今四川康定县。乾隆《卫藏通志》卷4:“相传汉诸葛武侯南征,遣将郭达安炉打箭之地。”因名。实是其地为打,折二水汇流之处,藏语称打折多,音讹为打箭炉。简称为炉城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梧州路置,属广西布政司。治所在苍梧县 (今广西梧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梧州市、苍梧、藤县、岑溪、容县、北流、玉林、陆川、博白等县及广东怀集县地。清属广西省,辖境缩小。191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抱县置,属合州。治所无考,当在今广东雷州市境。大业初属合浦郡。唐初废。
即今湖北武昌县 (纸坊镇) 东北五十二里豹澥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江夏县 (今武汉市武昌区) 东有豹子澥市。
亦作八儿真。在今哈萨克斯坦克孜勒奥尔达东南奇伊利一带。《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巴耳赤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