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伽师县

伽师县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属新疆疏勒府。治所在牌素巴特回庄(今新疆伽师县)。民国初属新疆喀什噶尔道。1930年直属新疆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属喀什地区。面积 6670 平方千米。人口32.8万。县人民政府驻巴仁镇。伽师又称“排孜阿瓦提”(维吾尔语),意为“美好、繁荣昌盛之地”。传说在17世纪以前,这里原是一片荒漠地带,以后陆续有人前来开垦种植、放牧牲畜。当时有一名叫排孜拉苏皮的人带领群众疏通了克孜勒博依、排孜阿瓦提两条河渠,使之变成水源丰富、五谷丰登、树木葱翠的繁荣之地。从此人们称其为“排孜祖勒阿巴特”,后变音为“排孜阿瓦提”。伽师设县前一直为古疏勒国属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伽师县,属喀什噶尔道。1924年废道直属新疆省。1949年属喀什专区,1955年直属喀什行政公署,1956年复属喀什专区。1970年属喀什地区。1977年划归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980年复归喀什地区管辖。排孜阿瓦提河、克孜勒河、台勒维切克河横贯境内。主要灌渠有克孜勒博依、红旗、夏普吐勒、胜利和夏阿瓦提等。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稻和棉花、油菜籽、蔬菜、西瓜;土特产有甜瓜、茴香、甘草。尤以“伽师瓜”久负盛名,并远销内地和国外。有黄羊、野猪、狐狸、天鹅和红柳、薄草、骆驼刺等野生动植物。


猜你喜欢

  • 蒙古河卡伦

    清置,属珲春协领。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滨海小河口。清萨英额 《吉林外纪》 卷3:珲春有蒙古卡伦。

  • 陈洞墟

    即今广东高州市南陈峒。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南之东三十里陈洞墟。”

  • 宽佃峪关

    明置,属蓟州。为长城关隘之一。在今天津市蓟县东北长城边。《方舆纪要》 卷11蓟州: 宽佃峪关,“ 《志》 云: 黄崖峪东第六关也。自黄崖峪以东,至遵化县之马兰关,凡十口,而宽田峪为要路”。

  • 郁 (鬱) 阳县

    南朝宋置,属晋兴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中下游、邕江以北。南齐以后废。

  • 金塘墟

    即今广东茂名市西北金塘镇。清光绪 《茂名县志》 卷2: “县治南四十五里金塘墟。《旧志》:崩塘。”

  • 山州

    ①唐武德五年(622)置,治所在冈山县(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南境)。贞观元年(627)废。②唐贞观中置,治所在龙池县(今广西博白县西南龙潭镇)。天宝元年(742)改为龙池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山州

  • 喀喇沁部

    内蒙古卓索图盟二部之一。本明朵颜卫,首领为元初功臣、兀良哈部人折里麦的后裔。嘉靖以来,俺答汗弟老把都 (巴雅思哈勒) 统领的蒙古右翼喀喇沁 (明译哈剌嗔) 部从滦河上游向东扩展,朵颜卫大部分被其役属,

  • 扎克骓布

    即察雅。在今西藏察雅县东。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扎克,大山峰也。雅布,檐也。地有山峰,下瞰如檐,故名。”

  • 卢氏县

    西汉置,属弘农郡。治所即今河南卢氏县。《寰宇记》卷6:“因山以名县。”西晋属上洛郡。东晋义熙末属弘农郡。北魏属恒农郡。东魏属金门郡。西魏为义川郡治。隋初为虢州治。大业三年(607)属弘农郡。义宁元年(

  • 十三万户

    藏籍对元代在前藏、后藏所设十三个万户的总称。元沿金制,全国均设万户官职。内地诸路万户为军职,分属各行省而总辖于枢密院;藏族地区各万户军民通摄,分属各宣慰司而总辖于宣政院。前藏、后藏各万户,始置于至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