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番招讨司
元改碉门宣抚司置,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一说在今雅安市。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5天全六番招讨使司:“部落凡六曰:马村、苏村、金村、杨村、陇东村、西碉村、或谓六番之名始此。”明洪武六年(1373)与天全招讨司合并为天全六番招讨司。
元置,治今四川省雅安市。明洪武六年(1373年)与天全招讨司合置天全六番招讨司。
元改碉门宣抚司置,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一说在今雅安市。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5天全六番招讨使司:“部落凡六曰:马村、苏村、金村、杨村、陇东村、西碉村、或谓六番之名始此。”明洪武六年(1373)与天全招讨司合并为天全六番招讨司。
元置,治今四川省雅安市。明洪武六年(1373年)与天全招讨司合置天全六番招讨司。
即今黑龙江省逊克县东南库尔滨河。源出县东南小兴安岭西麓,北流折东北流入黑龙江。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4: 科尔芬河,“ 《纪略》 作扩尔芬。县西北百五十里。上源曰阔尔裴音河,自布伦山北流,……注于黑
元太祖斡耳朵之 一,在今蒙古国中央省克鲁伦河上游西加卢土因拜申格。《元史·太祖纪》: 二十二年 (1227) 七月,“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据 《史集》,元太祖实死于宁夏六盘山,灵柩运回漠北斡耳朵
在今安徽望江县东。《方舆纪要》 卷26望江县: 周何山 “在县东一里。《志》 云: 周瑜及何无忌皆曾驻军于此,因名”。
在今青海祁连县东南扁都沟,为由青入甘主要道口之一。民国 《大通县志》 第一部: 扁都口“去县城西北三百九十里。群峰若帐,一口如瓶,为北出甘州之要道”。
北宋置,属合水县。在今甘肃华池县东南凤川河畔。《方舆纪要》卷57合水县:凤川砦“在县东北五十里。亦曰凤川镇。宋范仲淹所置”。在浙江省桐庐县东部。面积151.9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凤岗,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清一统志·温州府》:左源山“在乐清县东北三十五里。群峰环绕,中有田二千余亩,民居悉藏谷中。山有四景, 曰梅溪、莼湖、左岭、小雁荡”。
在今山西芮城县西黄河东岸匼河村附近。1960年在此发现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与原始石器同层有肿骨鹿、扁角鹿、三门马、德氏水牛、师氏剑齿象、披毛犀等化石,时代与陕西蓝田猿人相当,名之为 “匼河文化”。
唐置,在今宁夏隆德县东北杨店附近六盘山上,与固原县分界。《新唐书·地理志》 原州平高:“西南有木峡关。州境又有石门、驿藏、制胜、石峡、木崝等关,并木峡、六盘为七关。”《方舆纪要》卷58固原州:六盘关“
即今江苏淮阴县驻地王营镇。《清一统志·淮安府二》:王家营镇“为陆路入京孔道。本朝康熙六年,居民以河决分为东西营”。1972年淮阴县迁治于此。
1930年划成都、华阳二县城区置,为四川省会。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简称蓉,别称芙蓉城、锦官城、锦里。在四川省中部。省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2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2699.7 平方千米)。人口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