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连山
在今海南省万宁县北。《方舆纪要》卷105万州:六连山“在州北六十里。山脉接黎母山,六峰突起峻拔,连续起伏三十里。《志》以为州之主山也。中多鹿麋,一名鹿市山。弘治十七年,官军讨鹧鸪啼、龙吟洞诸叛黎,‘贼’多匿于坛口村六连山麓,官军遇伏败绩”。今为六连岭自然景观保护区。
在今海南省万宁县北。《方舆纪要》卷105万州:六连山“在州北六十里。山脉接黎母山,六峰突起峻拔,连续起伏三十里。《志》以为州之主山也。中多鹿麋,一名鹿市山。弘治十七年,官军讨鹧鸪啼、龙吟洞诸叛黎,‘贼’多匿于坛口村六连山麓,官军遇伏败绩”。今为六连岭自然景观保护区。
①即今上海市嘉定区西南三十里黄渡镇。《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嘉定县: 黄渡镇 “元置镇,因水而名。寻又置吴塘巡司于此,明因之。洪武中,市舶提举司亦置于此”。②即今安徽宣州市东南黄渡乡。明嘉靖《宁国府
①唐贞观元年 (627) 置,治所在建陵县(今广西荔浦县西南修仁镇西)。辖境相当今广西荔浦县西部地。贞观十二年 (638) 废。②唐仪凤二年 (677) 置,治所在思峨县 (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
在今河北阜平县东南五十里。清时其地居民汇聚,商业发达,为县重地。康熙中阜平县尝寄治于此。在河北省邢台县东南部。面积27.5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快,人口4330。1953年建乡,196
旧称东田石。又名莲峰山。在今福建连城县东六里。山腰半山亭西岩壁上有元马周卿刻 “冠豸” 二字。旧称东田石。在福建省连城县城东侧。因山上有巨石屹立如古法官帽獬豸冠得名。又由于形似莲花,称莲花山。主峰五老
一作阿勒坦山。又名金山。在我国新疆北部与蒙古国之间。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4:阿尔台山“周数百里。东望喀尔喀,西望准噶尔部,南望乌鲁木齐。连峰杳嶂,盛夏积雪不消。其树多松、桧,其药多野参,兽多貂狐、猞
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沙子乡。《方舆纪要》卷69丰都县:沙子关在“县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嘉靖二十七年,添土副巡司”。清裁巡司。
1914年由渤海道及顺天府宁河、文安、大成、新镇四县置,属直隶省。治天津县 (今天津市)。辖境约当今河北迁西、遵化、玉田、文安、任丘、河间、肃宁、献县、泊头、阜城、景县、故城以东,青龙、抚宁、泰皇岛以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澄江县境。三国蜀建兴三年 (225) 属建宁郡。南朝宋属晋宁郡。南朝梁末废。古县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治今云南省澄江县东南旧城。两汉属
北宋置,属绵竹县。在今四川绵竹县南三十里。《方舆胜览》卷54汉州:八角井“在什邡县石碑镇。相传庞真人浴丹于此。患疮者洗之立愈”。
在今云南陇川县东北。明正德 《云南志》卷14陇川宣抚司: 有戛赖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