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猪口。在今湖北仙桃市东。为古夏水入沔水 (今汉江) 之口。《水经·沔水注》: 堵水 “北径堵阳县南,北流注于汉,谓之堵口”。
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道县东北东门乡。以在营水 (今濂溪水) 之浦得名。西汉属零陵郡。东晋为营阳郡治。南朝梁天监十四年 (515)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为永阳郡治。隋开皇九年 (589) 改
在今安徽旌德县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8旌德县: 蛟山 “山形蟉虬,如腾蛟然。后有洞,径险难入,其中平旷。唐永泰中,山寇王万敌啸聚于此, 招讨使袁击平之”。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北二百六十里,如雪藏布(帕里河)北岸。“曲惹”藏语意为山水。原属西藏阿里扎锡岗举巴扎仓管辖。1958年被印度军队侵占。
一作虎北口馆、古北馆。辽置,在今北京密云县东北古北口。《资治通鉴》: 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契丹主还至虎北口”。胡三省注: “宋人 《使辽行程记》 云: 自檀州北行八十里,又八十里至虎北口馆。”
北宋明道元军 (1032) 西夏置,治所在灵州 (今宁夏吴忠市北)。后废。
一名三石江。在今贵州黎平县西。《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 新化江 “源出天甫山,东北流,经八舟、龙里、亮砦、欧阳诸司,又东北入于沅江”。
南朝陈置,属晋州。治所在新冶县(即今安徽望江县)。隋开皇初废。
即渤海。位于今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史记·河渠书》: 《夏书》 曰: “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 《集解》: “武帝元光二年,河徙东郡,更注勃海。禹之时不注勃海也。” 又
在今广东南澳县 (南澳岛) 北海湾。《明史·俞大猷传》: 嘉靖四十二年 (1563),“福建总兵官戚继光袭 (吴) 平,平遁保南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