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路
元皇庆元年(1312)改隆兴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高原县(今河北张北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北、怀安,山西天镇县,内蒙古集宁市、太仆寺旗之间。明初改为兴和府。
元皇庆元年(1312年)以隆兴路改名。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张北、怀安二县,山西省天镇县,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太仆寺旗等地。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为兴和府。
元皇庆元年(1312)改隆兴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高原县(今河北张北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北、怀安,山西天镇县,内蒙古集宁市、太仆寺旗之间。明初改为兴和府。
元皇庆元年(1312年)以隆兴路改名。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张北、怀安二县,山西省天镇县,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太仆寺旗等地。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为兴和府。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北四十六里黄连村。明万历《广东通志》卷16:顺德县有“黄连墟”。
①即丹阳县。今江苏丹阳市。《新唐书·地理志》作“丹杨”。②即丹阳县。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五十里丹杨镇。《晋书·地理志》 作丹杨郡、丹杨县。并云:“丹杨山多赤柳,在西也。”《宋书·州郡志》 亦作“丹杨令,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隆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西北部。贞观元年(627)废。
1946年4月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由滦县南部析置,治倴城 (今河北滦南县)。后裁撤。旧县名。1947年由滦县南部析置,治倴城(今河北滦南县驻地倴城镇)。撤销日期不详。
在今广西凤山县西南江州瑶族乡那林村。《清一统志·思恩府》“老村隘”条:“那林隘在州北二百里,路通泗城府, 皆属险要,设兵防守。”
元置,即今江西赣县西北攸镇圩。
一作尤口。即今福建尤溪县东北尤溪口镇,地当尤溪入建溪处。
南朝梁置,属南定州。治所在桂平县(今广西桂平县西五里)。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辖境即相当今桂平市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在今江西吉安县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九里岭隘“在府西七十里。山长九里,因名。其地平旷,近时常为营垒处”。
即今河南罗山县西南青山镇。清乾隆《罗山县志》 卷 1 《镇店》: “青山店,西南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