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林郡
隋义宁元年(617)改弘农郡置,治所在弘农县(即今河南灵宝市)。唐武德元年(618)改为鼎州。
隋义宁元年(617年)改弘农郡置,治今河南省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地。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灵宝、卢氏、栾川等市县一带。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鼎州。
隋义宁元年(617)改弘农郡置,治所在弘农县(即今河南灵宝市)。唐武德元年(618)改为鼎州。
隋义宁元年(617年)改弘农郡置,治今河南省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地。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灵宝、卢氏、栾川等市县一带。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鼎州。
亦作汕头。即今广东汕头市。《清一统志·广东统部》:澄海协设千总驻防于此。在今广东省汕头市。清属南澳镇管辖,设千总防守。
明永乐五年(1407)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麻溪县(今越南北部永富省红河右岸锦溪)。辖境相当今越南永富省部分及河宣省南部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六十里,为浔江支流。《明史·地理志》 平南县:“东有白马江。”
在今青海大柴旦镇东南与都兰县交界处。海拔4037米。山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铅、锌、锡、铜、锑等十多种有色金属。清咸丰年间开采。至今山中岩壁上还残留着 “咸丰十一年铅局” 字样和古矿洞的遗迹。(1)山名。
1914年由原黑河道的瑷珲、呼玛两县、漠河设治局及前兴东道的萝北县置,属黑龙江省。治瑷珲县 (今黑龙江黑河市南爱辉镇)。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梧桐河以东,松花江北岸及伊勒呼里山以北大兴安岭地区。
1947年革命根据地析许昌县城区置,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在河南省中部。面积 4949 平方千米(市辖区88平方千米)。人口445.8万(市辖区38.5万)。辖魏都区和许昌、鄢陵、襄城3县,代管禹州、长
在今山西岢岚县东北与五寨县接界处。《元和志》 卷14宜芳县: 岢岚山 “高二千余丈,西北与雪山相接”。
即今甘肃卓尼县西录巴寺。清宣统 《甘肃新通志》 卷30洮州厅番寺: 有录巴寺。
唐渤海国置,属龙州。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三十里古肃慎城附近。辽初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镜泊湖北湖头。属龙州。辽废。
在今云南永平县东一百里。《明一统志》卷87金齿军民使司: 罗武山 “山半有泉,胜备江发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