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化城寺

化城寺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三十里。唐咸通中建。明曹学佺《名胜志》:“岩洞幽邃,乃裴通旧学之所。”


在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中心化城盆地。南对芙蓉峰,东有东崖,西为神光岭,北倚白云山,四山环绕如城。古人有“内外峰围涌玉莲,过桥崖塔迥诸天”诗句述其境。寺依山建筑,前后四进,随地势逐级升高,气宇轩昂,庄严古朴,为九华山开山寺、总丛林。清《九华山志》载:唐至德二载(757年),青阳人诸葛节等建寺,请金地藏居之。建中二年(781年)辟为地藏道场,皇帝赐额“化城寺”。明宣宗、神宗,清康熙、乾隆诸帝,均迭书匾额并赐金修葺。今寺仍藏有明代谕旨、藏经等珍贵文物。寺多次毁于兵火,现除藏经楼为明宣德建筑外,余均清代重建。民国期间,在此创办江南九华山佛学院,并为九华山佛教协会驻地。近年已重新修葺,辟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展出佛教文物 1800 多件。


猜你喜欢

  • 西盐州都督府

    唐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哈萨克斯坦咸海西。后废。

  • 金州城

    在今湖南耒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80耒阳县 “耒阳废县” 条下: “又县北八十里有金州城,南北朝时侨置城也。”

  • 丙谷

    即今四川米易县南丙谷镇,清于此设汛,有把总驻守。

  • 小金门海

    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上川岛与下川岛间海面。《清一统志·广州府一》:海,“《旧志》:新宁县西南二百里为寨门海。……迤东至下川山南,曰大牌海。又东至上川山右,曰小金门海。诸夷入贡,遇逆风则从此进”。在今广东

  • 八尺门

    在今台湾省基隆港东北,和平岛南。因与和平岛间的水道狭窄似八尺之门而得名。今为基隆市中正区公所驻地。村名。在福建省福鼎市中部、沙埕港峡口两岸。人口260。北岸属桐山镇,南岸属白琳镇。远眺峡口仅百尺之宽,

  • 鸡距泉

    在今河北保定市西北。《明一统志》卷2保定府:鸡距泉“在府城西三十里。泉水喷流,状如鸡距,与一亩泉合流,由城外濠出为减水口。元张柔又作新渠,凿西城以入水,水循市东行转北,别为东流,垂及东城,又折而西,双

  • 威虎岭

    亦作����岭。 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南、 敦化市西北界上,为张广才岭支脉。清光绪 《吉林通志》图: 东南有��7

  • 刘二堡

    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南六十里刘二堡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辽阳州图:西南有刘二堡。

  • 清潭港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清潭港 “在旧县东南。其相近有张家等港”。

  • 玉带河

    ①在今河北省中部, 自博野经肃宁、任丘、雄县,至霸州市东南与永定河相汇入于海。《元史·河渠志一》 “河间河”条:泰定三年(1326)都水监言,“古陈玉带河, 自军司口浚治,至雄州归信县界,以导淀泺积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