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十二州

十二州

①传说中尧舜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 《尚书·尧典》:“肇十有二州。”马融释十二州名,乃杂取《职方》、《尔雅》所载《禹贡》九州以外州名拼凑而成。

②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废除司隶校尉部和十三剌史部,改置雍、豫、冀、兖、青、徐、扬、荆、益、幽、并、交十二州。东汉光武帝罢十二州,恢复西汉旧制。

③三国魏分境内为司隶、冀、豫、兖、青、徐、荆、扬、雍、凉、并、幽十二州。


(1)传说中尧舜时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尚书·舜典》:“肇十有二州。”谷永(《汉书》本传)、班固(《汉书·地理志》)都解释为“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在禹置九州之前。到马融才解释为在禹置九州之后:“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后世释经家多采用马说。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认为“当以《汉志》为正”。近代学者认为十二州的传说,当由于汉人影射武帝所置的十三刺史部而起;马氏所释十二州名,乃杂取《周礼·职方》、《尔雅·释地》所载《禹贡》九州以外州名拼凑而成。(2)西汉元始五年(5年)王莽为符合经义,废除司隶校尉部和十三刺史部,改置雍、豫、冀、兖、青、徐、扬、荆、益、幽、并、交十二州。东汉光武帝罢十二州,恢复西汉旧制。(3)三国魏分境内为司隶(时又称司州)、冀、豫、兖、青、徐、荆、扬、雍、凉、并、幽十二州。


猜你喜欢

  • 双峰湖

    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37广宁卫:双峰湖在“卫南二十里。源出医巫闾山,东西沿流通扳桥河”。

  • 望建河

    又名室建河、完水。指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之额尔古纳河及黑龙江省之黑龙江。《旧唐书·室韦传》: 望建河 “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屈曲东流,……又东流与那河、忽汗河合,又东经南黑水靺鞨之北,北黑水靺鞨之南,

  • 牟力结簇长官司

    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南牟尼乡境。《明史·四川土司传》:洪武十八年(1385),“松州羌反,成都卫指挥成信等率兵攻其牟力等寨,破之”。后废。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 柏枧山

    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南七十里,接宁国县界。《方舆纪要》 卷28宣城县: 柏枧山在 “府东南七十里,与宁国县接境。山之阳,即文脊山也。谿谷邃深,峰崖回曲,飞流界道,跨岫为梁”。《江南通志·山川六》: “昔山

  • 甘陵县

    东汉安帝时改厝县置,为清河国治。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北。西晋废。《水经·河水注》:“大河故渎又东径甘陵县故城南。《地理志》之所谓厝也,王莽改曰厝治者也。汉安帝父孝德皇以太子被废为王薨于此,乃葬其地,尊

  • 下溪场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北下溪乡。清嘉庆《马边厅志略》卷2有“下溪场”。

  • 刘顶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有刘顶煤矿。1940年建有陇海铁路通此。

  • 湖陵县

    ①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西汉属山阳郡。王莽时改为湖陆县,东汉初复名湖陵县。《后汉书·刘永传》: 建武三年 (27),盖延破刘永将佼彊、周建等,“彊、建从永走保湖陵”。东汉章帝改为湖陆县

  • 蛤仔难社

    又作哈仔难。即今台湾省宜兰县。清乾隆间范咸 《台湾府志》 卷1: “ (自山朝社) 又上至蛤仔难诸社,深箐鸟道,至者鲜矣。” 清嘉庆十六年(1811) 于此设噶玛兰厅。光绪元年 (1875) 改为宜兰

  • 赤土港

    一名赤口港。在今湖北咸宁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6咸宁县“梓潭湖”条下:赤土港“在县东北十里。一名株树港。西南流合于官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