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华池县

华池县

①西魏置,属蔚州。北周废。隋仁寿二年(602)复置,属庆州。治所在今甘肃华池县东南东华池村东北二里。《元和志》卷3华池县:“因县西华池水为名。”大业元年(605)移治东华池。十三年(617)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 为林州治。贞观元年(627)属庆州。北宋熙宁四年(1071)省为华池镇。

②北周置,属冯翊郡。治所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北。后废。

③唐武德六年(623)改池阳县置,属雍州。治所在今陕西三原县北。贞观元年(627)改为三原县。

④1934年析庆阳、环县、合水三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在悦乐镇(今甘肃华池县南)。1951年迁今华池县(柔远镇)。


(1)古县名。唐武德六年(623年)改池阳县置,治今陕西省三原县北清水峪南。属京兆郡。贞观元年(627年)废。(2)(华huà)今县名。在甘肃省东部、子午岭西侧,北邻陕西省。属庆阳市。面积 3776 平方千米。人口13.1万。辖2镇、17乡。县人民政府驻柔远镇。西魏置华池县,北周废。隋仁寿二年(602年)复置华池县,因县境内华池水(今葫芦河)得名,治今县东南东华池。宋省入合水县。元、明、清属庆阳府安化县地。1913年属庆阳县。1934年冬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由庆阳、环县、合水等县析置华池县,治悦乐镇。1949年属庆阳专区。1951年县治迁柔远镇(今治)。1955年属平凉专区。1958年撤县,并入庆阳县。1961年复置华池县,属庆阳专区。1969年属庆阳地区,2002年属庆阳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塬梁沟壑区。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东部为天然次生林区,西部多牧草。农产小麦、玉米、糜谷、荞麦等。畜牧业以羊及大家畜为主。特产杏仁、白瓜子、甘草、黑木耳。工业有农机修造、石油化工、炼油、工程建筑、粮油、食品加工等。庆华、华吴公路经此。纪念地有陇东华池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旧址,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古迹有碾子堂、兰沟门仰韶文化遗址,宋二将城故址,东华池宋砖塔,双塔寺造像塔等。


猜你喜欢

  • 蒲谷水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方舆纪要》 卷42屯留县: “蒲谷水出县西三十里蒲子谷,东南流,合于绛水。”

  • 铜源坊

    唐铸钱地。在今山西翼城县北。《新唐书·地理志》: 绛州翼城县有铜源钱坊。《清一统志·平阳府》: 蜀山 “在翼城北三十里,相传旧铸钱处,唐铜源监置此”。唐置钱坊,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新唐书·地理志》:

  • 梁城县

    南朝梁置,属财丘、梁兴郡。治所当在今安徽临泉县境。北魏以后废。

  • 哈尔达苏台 (臺) 河

    即今内蒙古林西县南之嘎拉德斯河、汰河,为查干木伦河西支流。《清一统志·克什克腾》: 哈尔达苏台河 “在旗北一百九十里。源出温泉,东流入巴林界,会黑河”。

  • 善财洞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东部。雍正 《浙江通志》 卷14引吴莱 《甬东山水古迹记》:“梅岑西为善财洞, 峭石��足, 泉流渗滴, 悬缨不断。”

  • 宜丰 (豐) 县

    ①三国吴析建城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宜丰县北三十里天宝乡。南朝宋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属靖州。八年 (625) 废入高安县。1914年又以新昌县改置,属江西庐陵道。治所即今宜丰县。1

  • 五朵山

    本名岐棘山。一名骑立山。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北九十里五朵山。《金史·武仙传》:“初,思烈至邓州,承制授宣差总领黄掴三合五朵山一带行元帅府事。”《明史·地理志》 镇平县:“西北有五朵山,产铜。”

  • 七鸦浦

    又名七丫浦、七浦。即今江苏太仓市北七浦塘。《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七鸦浦,“《志》云:娄江别一支, 自昆山西至和塘而北,合常熟、昆承及阳城、巴城诸川泽,汇流为七浦塘。经州西三十里直塘市,又东北十里为

  • 灵光寺

    在北京市西山支脉翠微山东麓。是八大处中第二处。创建于唐大历年间。初名龙泉寺。辽咸雍七年(1071)增建招仙塔。金大定二年(1162)重修,改名觉山寺。明成化十四年(1478)再修,改名灵光寺。1900

  • 渔浦

    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宋书·孔觊传》: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任农夫 “自定山进向渔浦,戍主孔叡率千余人据垒拒战”。即此。《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萧山县: 渔浦 “当西陵之上游,其对岸即钱塘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