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堡
即今广东梅县西之南口镇。清光绪 《嘉应州志》 卷4: 南口堡在 “城西南三十里。有南口墟,往来大道”。
即今广东梅县西之南口镇。清光绪 《嘉应州志》 卷4: 南口堡在 “城西南三十里。有南口墟,往来大道”。
在今天津蓟县东北马伸桥。明崇祯二年(1629)十一月,袁崇焕率辽东兵与后金兵相持于马升桥,败后金军,即此。
一作河坞镇。即今河南新蔡县西南老河坞。清乾隆 《新蔡县志》 卷2 《乡镇》: “河坞店,城西南二十五里。”
唐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哈萨克斯坦咸海西。后废。
1935年析灌云县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连云港(今江苏连云港市)。1949年改为新海连市。1952年划归江苏。1961年改为连云港市。1935年由灌云县老窑置市,治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北连云港。以境内连岛
即今新疆乌恰县西康素镇。清宣统《新疆图志》卷4:疏勒府布鲁特冲巴噶什部辖境中有“坎素”。
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铁岭河注入牡丹江处之铁岭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宁古塔城北 “九十五里特林河 (即俗呼铁岭河)屯”。
又名涑水、襄水。在今湖北宜城市西北。《水经·沔水注》: 疎水 “出中庐县西南,东流至县北界, 东入沔水, 谓之疎口也”。 《清史稿·地理志》 宜城县: “北疏水,亦名襄
即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凯口镇。 《明史·贵州土司传》: 嘉靖十五年 (1536),“平浪叛苗王骢攻夺凯口”, 即此。 “凯口” 系布依语音译, 意为狗场。
即今陕西凤县(双石铺)东小峪河。《方舆纪要》卷56凤县:红崖河在“县(今凤州镇)西四十五里。出县西北山谷中,历两当县界流入嘉陵江”。
在今浙江义乌市东东阳江上。《方舆纪要》卷93义乌县:兴济桥在“县东三里,跨东江上。旧有浮梁,宋庆历三年县令薛扬祖更造石桥,号薛公桥。自是以后屡圮屡建,成化十八年重建,改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