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南宁路置,后属广西布政使司。治所在宣化县 (今广西南宁市)。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西卷: 南宁府取 “粤南永宁之义”。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为中心,东至今横县,西北至平果,西南至上思。1913年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曲靖路置,治宣化县(今广西南宁市)。辖境东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北至今平果县,西南至今上思等县地。其后北部缩小。1913年改为南宁县。此地居郁江上游水陆交通枢纽,清末府城为广西南部重要商埠。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南宁路置,后属广西布政使司。治所在宣化县 (今广西南宁市)。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西卷: 南宁府取 “粤南永宁之义”。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为中心,东至今横县,西北至平果,西南至上思。1913年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曲靖路置,治宣化县(今广西南宁市)。辖境东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北至今平果县,西南至今上思等县地。其后北部缩小。1913年改为南宁县。此地居郁江上游水陆交通枢纽,清末府城为广西南部重要商埠。
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南十里老龙头。明天启二年(1622)设龙武营于此。后亦称南海口关。清初设守备于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改设把总驻守。即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南海。明天启二年(1622年)设
在今贵州凤冈县南。《清一统志·石阡府》:邓坎砦,“明万历中,杨应龙攻龙泉,袭官军于邓坎,官军击走之”。
在今四川甘孜县境。清雍正七年 (1729) 置科则土百户。
即莲勺县。故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来化镇村。《水经·渭水注》: 白渠 “又东南径居陵城北,莲芍城南”。
在今湖南常德市北六十里甘泉寺中。《舆地纪胜》 卷68引 《皇朝类苑》 云: “鼎州甘泉寺,介官道之侧,始寇莱公南迁日,题于东楹曰: ‘平仲酌泉经此,’ 回望北阙,黯然而去。未几丁晋公又过之,题于西楹曰
在今河北易县西永宁山下清西陵之泰陵东北三里。是高宗生母孝圣皇后钮祜禄氏的陵寝。
即今河南中牟县北二十四里万胜村。《新唐书·秦宗权传》:唐光启三年(887),秦宗权围汴州,其将卢瑭“引兵屯万胜,夹汴而栅”。后置镇。《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同光四年(926),帝“至万胜镇,即命旋
在今安徽歙县东北王玕村。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徽州府二》:王干寨“在歙县东百二十里昱岭,东接浙江昌化县界, 旧有巡司”。
一名坡塔什、佛塔什。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苏盖提东一百六十里喀拉喀什河南岸。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9: 康挖克 “又名波塔什。洪图,佛塔什。柴草俱蕃茂”。
清同治间置,属南坪营。在今四川南坪县南勿角乡。后废。